送迎经几国,多化帝王心。
电激青莲目,环垂紫磨金。
眉根霜入细,梵夹蠹难侵。
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寻。
送迎经几国,多化帝王心。
电激青莲目,环垂紫磨金。
眉根霜入细,梵夹蠹难侵。
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游历各国,弘扬佛法的景象。"送迎经几国"表明这位高僧四处传道,其影响力深入人心,以至于"化帝王心",显示其教义之深远和感召力。"电激青莲目"中的“青莲”指的是佛教中的清净之花——莲花,这里用来比喻高僧的眼睛明亮有神,如同被雷鸣惊醒一般,显示出其精神的警觉与洞察力。"环垂紫磨金"则形容高僧佩戴的佛珠,或是佛教仪式中使用的法器,其色泽华丽,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纯净。
"眉根霜入细"描绘了高僧面部特写,他的眉毛被比作细腻入微的霜雪,这不仅形容其外貌之俊美,更隐含他内心之清洁。"梵夹蠹难侵"则表明即便是那些细小如蠹虫一般的邪念,也无法侵蚀他的心灵,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寻"中,“陀波利”是一座佛教圣山,这里用来比喻高僧的地位与成就,意味着这位高僧如同那不可寻觅的圣山一般,代表了最为崇高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对高僧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佛教僧侣不凡境界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