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劓天黥以有知。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劓天黥以有知。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和追求。诗中“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劒天黥以有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学者孜孜不倦地翻阅古籍,寻找宇宙间的奥秘,用心灵之刃去雕琢知识,以求得智慧。这里的“图书”指代着广泛的知识与典籍,“老矣尚纷披”则形容诗人对这些知识的执着追求,尽管年岁已高,但依旧不懈怠。
接下来的“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纷争,追求更深层次精神世界的愿望。“茅竹结蟠”指的是茅草和竹子交织成的篱笆,常用来比喻朋友或知己之间的情谊,但在这里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聊一愒"意味着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纷扰感到厌倦。而“却寻三界外愚痴”则显示出诗人想要超脱世间的三界(天、地、人),追求一种更为纯粹和高远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愚痴”并非贬义,而是表现了一种对知识与智慧的无知而又执着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以及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景。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学养,还透露出他个人的哲思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闭户无端鬓亦丝,寻梅有梦觉方知。
懒挥尘案书高积,喜展风帘鸟下窥。
两月春阴愁共结,百年身世老难支。
微酣坐睡似入定,久卧拜官如出师。
弘景画牛心独远,龟蒙养鸭性还痴。
且便东郭田常稔,肯使北山文更移。
乡味已甘菰米饭,旧游空忆草塘诗。
从渠冷暖过还定,自我悲欢往可推。
独鹤于人亦何有,閒庭阔步镇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