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多种榆,今人惟种柳。
坚脆虽不同,气尽同一朽。
此地名榆林,自汉相传旧。
但见柳青青,夹路忘炎昼。
行旅苏汗暍,车骑藉阴覆。
培植将百年,柯叶日滋茂。
驿亭当要冲,人烟纷辐辏。
崇山峙东西,步障明锦绣。
辇路中平平,形胜信天授。
宛如道衡庐,中流望云岫。
初夏别都城,攀条集亲友。
兹还秋将中,凉飙满衣袖。
物态有变容,岁月如反手。
不问柳与榆,生意要悠久。
昔人多种榆,今人惟种柳。
坚脆虽不同,气尽同一朽。
此地名榆林,自汉相传旧。
但见柳青青,夹路忘炎昼。
行旅苏汗暍,车骑藉阴覆。
培植将百年,柯叶日滋茂。
驿亭当要冲,人烟纷辐辏。
崇山峙东西,步障明锦绣。
辇路中平平,形胜信天授。
宛如道衡庐,中流望云岫。
初夏别都城,攀条集亲友。
兹还秋将中,凉飙满衣袖。
物态有变容,岁月如反手。
不问柳与榆,生意要悠久。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纪行诗十首(其七)榆林驿》描绘了榆林驿站的风貌和历史变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比古人种榆与今人种柳,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尽管榆树与柳树材质各异,最终都会衰朽。接着,诗人赞美了榆林驿站柳树的茂盛,它们为行人提供阴凉,缓解旅途疲惫。
诗中提到驿站位于交通要冲,人口繁多,四周山峦起伏,景色如画,仿佛天然的屏障。诗人以道衡庐和中流云岫作比,形容榆林的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在春夏之交,诗人曾在此与亲友告别,而秋季归来的他感受到凉风习习,感叹时光荏苒。
最后,诗人强调不论柳树还是榆树,其生命力旺盛,寓意着长久的繁荣与生机。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深刻理解。
乡里名家传不偶,五塘之王旧希有。
金马门前几赐恩,青骢道上争回首。
持衡东鲁豸衣鲜,竞道提刑属少年。
故乡归来开里第,绮窗处处临清泉。
贤孙屋傍白云曲,曾是当筵梧与竹。
传来满口伏生书,分与邻人原宪粟。
槐堂往日曾留记,兰亭何处无高士。
暮春三月麦垄黄,酌酒邀宾不作意。
六十头颅发未华,几经世事如抟沙。
静对长林落松子,閒看流水出桃花。
驻颜更得山中药,闻歌为和南飞鹤。
世代衣冠往复来,君有诸郎富文学。
谷日谷日流风烟,疏梅细竹回初年。
彩绡旭日螺峰上,绿波淑气三江前。
螺峰映三江,江水玻璃光。
飞光入兰房,照见双鸳鸯。
青帘横墅草色浅,锦屏罗户苏香转。
清丝妙管催夜觞,风裳云履开朝宴。
朝朝夜夜餐紫霞,五十商瞿休怨嗟。
仙家自种长生药,人世多开顷刻花。
顷刻红颜旋白首,九秋蘅杜三春柳。
不知龙虎腾金银,但逢桃李飞琼玖。
琼玖金银岁几还,青鸾白鹤媚春山。
山中望春春正好,世外风尘閒未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