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洞壶山山更西,与君相对共幽栖。
不妨分与筼筜种,助得云深断路溪。
我洞壶山山更西,与君相对共幽栖。
不妨分与筼筜种,助得云深断路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隐居于洞壶山的幽静生活,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通过“不妨分与筼筜种,助得云深断路溪”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以及在云雾缭绕、山路难寻的环境中,竹子能成为连接自然与人的纽带,增添一份清幽与神秘。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归宿和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机宜韩氏,不就承荫,无心进修举业。
惟恐名缰相引,无休无歇。
更有一般高见,鼓盆歌、转生欢悦。
常落魄,访村杯闲饮,不拘时节。
不管儿孙生计,便拖条藜杖,远离巢穴。
经载忘归,惟好嘲风咏月。
稍似山侗活路,傥留心、搜寻秘诀。
转开悟,做真修,仙班同列。
全真门户,清净根源。住行坐卧归元。
日用时时擒捉,意马心猿。
常行无憎无爱,便施恩、先复雠冤。
下手处,炼冲和修补,有漏之园。
瑞气祥光深处,收神水,徐徐自没潺湲。
红锦蛇儿虽小,闲视灵鼋。
两般混成一物,现元初、性月团圆。
恁时节,礼重阳师父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