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辖诸郎朝散君,顷年于此岸纶巾。
谁知还是风炎日,我亦来为堂上人。
菡萏波澄端自倚,桄榔烟静几番新。
静中阅尽荣枯事,独爱龙山万古春。
左辖诸郎朝散君,顷年于此岸纶巾。
谁知还是风炎日,我亦来为堂上人。
菡萏波澄端自倚,桄榔烟静几番新。
静中阅尽荣枯事,独爱龙山万古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静阅堂的深刻情感与感悟。首联“左辖诸郎朝散君,顷年于此岸纶巾”以历史人物的典故开篇,暗示了静阅堂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仿佛昔日的文人雅士在此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接着,“谁知还是风炎日,我亦来为堂上人”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或许在感叹时光的匆匆,也可能是在感慨自己与前人的相似之处。
颔联“菡萏波澄端自倚,桄榔烟静几番新”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静阅堂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荷花(菡萏)在清澈的水中独立自傲,桄榔树在静谧的烟雾中展现出新的生机,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不屈的精神。
颈联“静中阅尽荣枯事,独爱龙山万古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静中阅尽荣枯事”,表达了在静谧环境中对世间万物兴衰更替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独爱龙山万古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静阅堂的情感升华至对永恒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持久不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阅堂及其周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静谧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意义的深沉反思。
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
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
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
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
人生百年中,疢疾与灾危。
风雨愆期至,欢乐能几时。
仲春二三月,桃李正华滋。
胡蝶满东郊,仓庚鸣且飞。
招我同心人,策马试轻衣。
东家饮美酒,西第弹鸣丝。
鸣丝未及已,四座赋声诗。
日暮始归来,明旦复如斯。
君看多财子,计惜在毫厘。
终夜不能眠,握算至晨曦。
一朝籍县官,虽悔何所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