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峰在何处,云在东海虚。
下负六鳌首,上托群仙居。
世人寻地脉,弱水垫轻羽。
高人坐燕上,天游以蜚车。
挥斥九清表,飘然隘中区。
笑呼一蓬粒,贮在壶公壶。
神峰在何处,云在东海虚。
下负六鳌首,上托群仙居。
世人寻地脉,弱水垫轻羽。
高人坐燕上,天游以蜚车。
挥斥九清表,飘然隘中区。
笑呼一蓬粒,贮在壶公壶。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海峰亭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海上仙境景象。首句“神峰在何处”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紧接着“云在东海虚”暗示了峰顶之高,仿佛与东海相连,虚无缥缈。接下来的四句通过“下负六鳌首,上托群仙居”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巨鳌承载着仙人居住的仙境,富有神话色彩。
诗人进一步借世人探寻地脉和弱水(象征艰险)来衬托海峰的非凡,而高人则乘坐燕子或轻盈的交通工具,遨游于天际。最后两句“挥斥九清表,飘然隘中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翱翔于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对微小自我的嘲笑,将自己比作“一蓬粒”,寓言般地藏于壶公壶之中,寓意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浪漫的想象,又有哲理的深度。
春风晨驾木兰桡,十里平湖正落潮。
万壑霞光灵隐近,千峰晴色净慈遥。
参差玉佩萦朱陌,错落金钿照画桥。
惆怅美人期未得,一筇何处问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