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季日月浅,山川凋落繁。
志士惜迟暮,触事念虑端。
同游得佳士,散怀逐跻攀。
匆匆万夫内,乃有吾子贤。
英特奇伟姿,笔精语亦温。
暂远欣已遇,当忧亦为欢。
步屧得古寺,入室清心源。
草枯石色出,层构阴崖缘。
猛虎昔夜吼,发石存幽泉。
至今连筒饮,颇厌井汲艰。
佳节去我久,黄花有馀妍。
愔愔夕钟罢,草草尊酒残。
客子已山际,落日犹树巅。
举世尘漠漠,朗咏山中篇。
节季日月浅,山川凋落繁。
志士惜迟暮,触事念虑端。
同游得佳士,散怀逐跻攀。
匆匆万夫内,乃有吾子贤。
英特奇伟姿,笔精语亦温。
暂远欣已遇,当忧亦为欢。
步屧得古寺,入室清心源。
草枯石色出,层构阴崖缘。
猛虎昔夜吼,发石存幽泉。
至今连筒饮,颇厌井汲艰。
佳节去我久,黄花有馀妍。
愔愔夕钟罢,草草尊酒残。
客子已山际,落日犹树巅。
举世尘漠漠,朗咏山中篇。
这首元代陈樵的《同陈子俊暮秋游耆阇山时九日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子俊在深秋时节游历耆阇山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四句通过“节季日月浅,山川凋落繁”展现了秋季景色的萧瑟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感慨。接着,“志士惜迟暮,触事念虑端”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忧虑,但又因能与知己共游而感到欣慰。
“同游得佳士,散怀逐跻攀”写出了与好友一同登山的乐趣,以及对陈子俊才情的赞赏。“暂远欣已遇,当忧亦为欢”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即使短暂分离也带来喜悦。诗人游至古寺,环境清幽,内心得以净化,“草枯石色出,层构阴崖缘”描绘了山寺的静谧景象。
“猛虎昔夜吼,发石存幽泉”以猛虎和幽泉的故事,寓言般地表达出山中的神秘与历史感。诗人感叹古人遗留的饮水设施,如今仍给人便利,也暗含对前人智慧的敬仰。接下来,诗人感叹佳节已过,黄花依旧盛开,而自己却即将告别山中生活。
最后,诗人以“愔愔夕钟罢,草草尊酒残”收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宴饮的结束,自己即将返回尘世,但心中仍怀山中朗咏的诗篇,暗示了对自然与诗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春阳□□□,□□□□□。
□□□流光,连坐叹故园。
游□□□□,□□□□□。
击鼓会乡人,莫觞为曰□。
□□□□□,□□割肉归。
独我恨不与,京尘空□□。
□□□时惊,先入旧庐飞。
公堂寂无事,默坐拥重裘。
馀霰竹上集,寒风日飕飕。
哀鸿不停征,好鸟鸣相求。
君能于此时,为我发新讴。
上言有年庆,幸免刺史忧。
下言美光景,宜以欢燕酬。
名园抱城角,亭观俯清沟。
松桂有佳色,芳梅朱白稠。
晨昏傥霁止,当复从君游。
空园响松竹,霰雪霭霏霏。
仰视长云色,皓然同一辉。
天寒鸣雁急,日暮行人稀。
惟见众小禽,啾唧满林飞。
阴风起何处,拂拂来吹衣。
俯念当世事,幽愤不可挥。
归来散群帙,独掩袁安扉。
仲夏农务急,老壮纷盈畴。
上天无愆沴,登我蚕与麰。
晨兴腰镰出,子妇向田头。
绿树绕阡陌,当昼岂暇休。
柔丝缫满盆,新实已可羞。
归来一欢笑,卒岁期无忧。
为民各有业,处世无异谋。
但愿岁尝然,囷廪有乾糇。
糟床注浊酒,邻里日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