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
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
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
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
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
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
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
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瘴烟之地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感慨。首句“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行程,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两句,通过农田的丰收和徭役者的回归,展现了归途中的生机与和谐,也隐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敬意。
“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以及对自己孤独归来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最后一句“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以想象中的山中美景收尾,通过“参差屐齿苔”这一细节,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归隐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归途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人生合散多,罕与故人遇。
今辰天气佳,偶尔得清晤。
况复临江亭,一目万景聚。
晚烟乍明灭,天远重重树。
长江湾环来,浩荡仍东注。
对此酌春酒,饮酣诗可赋。
我欲写笔端,恨无摩诘句。
岂如二三公,才力超七步。
观情殊未阑,倏忽天欲暮。
凭谁挽羲和,为把车轮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