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于忠诚与贤才的尊崇。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桂花在风霜中迅速凋零,而梧桐树叶也随着白昼和黑夜不停地飘落。这里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易变的感慨。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这两句表明历史上那些坚实肥沃的地方,没有哪一个不是归顺于中央王朝的。这是对忠诚和国家统一的肯定。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这里描述了古代帝王如何接近贤能之士,并且通过下达诏书来管理远方的地方。"受钺"指接受皇权的象征,即玉印;"亲贤"表示亲近贤能之人;"卑宫制诏遥"则是说从较低的位置(可能是宫殿)下达命令到远方。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制度和文化艺术的依赖。"古封建"指的是古代的疆界和制度;"岂独听箫韶"则是说难道我们只能听到箫声和歌谣(箫韶)吗?这里箫韶可以代表音乐、诗词等艺术形式,诗人似乎在质疑是否仅仅依赖于这些艺术来传承文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忠诚贤才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