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自信。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书法技巧的掌握和个人的审美情趣。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这两句表明了一旦熟悉了文字,就不再为之烦恼,名字稍微记住即可安心。
"何用草书誇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诗人质疑快速草书的必要性,因为它常使人感到困惑和忧虑。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喜爱书法的自嘲,同时也询问他人是否能够治愈这种“病”。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诗人认为在书法艺术中找到极致的快乐,就像逍遥游一样自由自在。
接下来的几句"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描述了诗人给自己的书房起名为“醉墨堂”,并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书法的沉迷和享受。
然后,诗人自信地宣称自己在书法上的造诣和技巧"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最后,诗人提到不需要再苦学临摹古人的作品,因为自己的技艺已经充分"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苏轼的个人书法实践和感受,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自信,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视和个性化表达。
赵氏有和璧,天下无不传。
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
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
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
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
秦王御殿坐,赵使拥节前。
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
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
爰在渑池会,二主克交欢。
昭襄欲负力,相如折其端。
眦血下沾襟,怒发上冲冠。
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
舍生岂不易,处死诚独难。
棱威章台颠,强御亦不干。
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
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智勇盖当世,弛张使我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