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阳鼓角不胜悲。
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
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
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
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阳鼓角不胜悲。
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
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
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城昔日繁华与今夕变迁的景象。首句"城郭人民迥未移"暗示了古城的基本格局和居民依旧,然而接下来的"夕阳鼓角不胜悲"则通过夕阳和悲凉的鼓角声,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哀伤情绪。诗人观察到"屋檐几处添宫瓦",意味着宫殿或许有所扩建或修复,而"石路何年践御碑"则暗示着过往皇权的痕迹已被岁月侵蚀。
进一步的描述转向了衰败与遗忘:"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表明曾经的庙宇和皇家赐予的田地都已荒芜,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和生机。最后两句"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以酒楼的热闹与秦淮河畔旧日歌谣无人倾听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金陵为背景,通过对遗迹的描绘和氛围的渲染,展现了历史的流转和文化的变迁,寓含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积潦卷洪落,秋容媚郊坰。
登高望长陌,念君将有行。
君生盛德后,家世多簪缨。
尚书望最重,当代推名卿。
几年卧东山,属望劳苍生。
天亦阴相之,芝兰满阶庭。
君子尤可人,少日负俊声。
曼倩聊玩世,子真岂求名。
一官姑自慰,三岁俄终更。
我从韩溪来,挽袂仍班荆。
殷勤故旧意,丁宁离别情。
圣门虽高远,心地当恢宏。
笃敬己可克,致知义方精。
造次勤钻仰,从容自规绳。
他时立朝右,风节弥坚贞。
江湖秋多风,归途眼增明。
引首看高举,毋辞事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