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愁春旱,南愁春霖。以彼易此,实获我心。
北旱愁多,南霖愁少。自北徂南,厌哉行潦。
北雨今足,於恒为喜。而我适南,愁复不已。
愁喜倒置,不近人情。匪我则然,两兼孰能。
北愁春旱,南愁春霖。以彼易此,实获我心。
北旱愁多,南霖愁少。自北徂南,厌哉行潦。
北雨今足,於恒为喜。而我适南,愁复不已。
愁喜倒置,不近人情。匪我则然,两兼孰能。
这首《短歌行》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南北气候差异导致的愁苦与喜悦之情的深刻感受。
诗中首先描述了北方因春旱而愁苦,南方因春霖而忧虑。接着,诗人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将两者互换,那将更符合他的心意。北方的旱灾愁苦多于南方的雨水愁少,从北方到南方,对积水的厌恶之情愈发强烈。然而,当北方的雨水充足时,对于习惯于干旱的南方人来说,这本应是喜讯,却让诗人感到愁绪未已。愁与喜的颠倒,似乎违背了常理。诗人最后感叹,这种愁喜倒置的感受,并非他一人如此,而是南北两地都可能经历。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北不同的自然现象和由此引发的情绪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不同地域生活习惯的理解。
童颜鹤发古稀龄,门掩群山不断青。
浮碇灵椿休问岁,乌衣玉树喜盈庭。
花前寿酒为春酒,天上张星即寿星。
我欲从君淡相守,开尊何必五侯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