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南台倚北亭,一方荆玉可云屏。
峡中暮雨尝疏月,秋后天河始见星。
初与羿妃为此会,自开夔子几千龄。
我虽不饮心先醉,坐汲寒光当渌醽。
小筑南台倚北亭,一方荆玉可云屏。
峡中暮雨尝疏月,秋后天河始见星。
初与羿妃为此会,自开夔子几千龄。
我虽不饮心先醉,坐汲寒光当渌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月台》,通过对南台月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首句“小筑南台倚北亭”点明了地点和建筑,显示出诗人对居所环境的钟爱。次句“一方荆玉可云屏”运用比喻,将月色比作珍贵的荆玉,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如云般洁白明亮。
“峡中暮雨尝疏月,秋后天河始见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景象,峡中的雨后,月亮显得更加稀疏而明亮,秋天的夜晚,银河中的星星开始显现,营造出宁静深远的宇宙画面。
“初与羿妃为此会,自开夔子几千龄”借用了神话传说,将月神嫦娥(羿妃)和古代贤君夔子(据传为黄帝时的乐官)相联系,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月光长久照耀人间的感慨。
最后,“我虽不饮心先醉,坐汲寒光当渌醽”以个人感受收尾,诗人虽然没有饮酒,但已被月色之美深深打动,仿佛在寒光下汲取美酒般的享受,表达了对月色的喜爱和沉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暗忆少年豪气,烂南国、蓬岛风光。
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凉。
舞犹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娇语如簧。好林塘。
玳筵留住,彩舫携将。清狂。
扬州一梦,中山千日,名利都忘。
细数从前,眼中欢事尽成伤。
去船迷,乱花流水,遗佩悄、寒草空江。黯愁肠。
暮云吟断,青鬓成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