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连天芳草,苍茫满地斜阳。
微雨弄晴三四点,可怜做尽凄凉。
麦浪吹翻浅碧,柳丝织遍轻黄。
紫陌风零锦钿,朱门尘冷罗裳。
往事凭他多少恨,从今不要思量。
愿化春来燕子,衔泥深葬红妆。
黯淡连天芳草,苍茫满地斜阳。
微雨弄晴三四点,可怜做尽凄凉。
麦浪吹翻浅碧,柳丝织遍轻黄。
紫陌风零锦钿,朱门尘冷罗裳。
往事凭他多少恨,从今不要思量。
愿化春来燕子,衔泥深葬红妆。
这首《何满子·清明》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哀伤而静谧的画面。首句“黯淡连天芳草,苍茫满地斜阳”以“黯淡”和“苍茫”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氛围,芳草与斜阳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着,“微雨弄晴三四点,可怜做尽凄凉”一句,通过细雨的轻柔与晴朗的交替,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将清明节特有的哀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麦浪吹翻浅碧,柳丝织遍轻黄”两句,以动态的麦浪和静态的柳丝,分别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岁月的静好,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而“紫陌风零锦钿,朱门尘冷罗裳”则通过“紫陌”(繁华的道路)与“朱门”(富贵人家),以及“风零”(风停)、“尘冷”(尘埃冷落)的景象,展现了清明时节繁华落尽、富贵不再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往事凭他多少恨,从今不要思量”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放下。而“愿化春来燕子,衔泥深葬红妆”则是诗人以燕子为寄托,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希望它们能在春天再次复苏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哀而不伤、静美而深邃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感悟。
梅竹来禽带月栽,牡丹菡萏照江开。
新安见底正如此,旧雨故人从不来。
秀色野香供雪饮,名章俊语用云裁。
无论独乐兼同乐,琖面春风翠作堆。
龙泉二李继謪仙,朝议朝散相後先。
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
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山林与朝市,隐处俱未是。
只个西枝西,默坐且求志。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有虞有宋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
绿针剌水农事起,重华愁早从此始。
黄云登场万宝秋,重华对天失却愁。
二十八年临玉座,太半光阴愁里过。
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
倡为社仓首建溪,肝江吴札承君师。
伯霜仲雪发尔私,支奇雹魃手莫施。
活几侲子几冻黎,诏子又孙孙又子。
个是重华圣人意,无论十世百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