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携壶九日游,扶筇选胜豁双眸。
天空晴送群峰翠,野旷寒生落木愁。
浊酒故饶狂士态,黄花羞插老人头。
凭高不管风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有约携壶九日游,扶筇选胜豁双眸。
天空晴送群峰翠,野旷寒生落木愁。
浊酒故饶狂士态,黄花羞插老人头。
凭高不管风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携带酒壶游玩的场景。"扶筇选胜豁双眸"表明诗人精心挑选登山的路线,目光清晰地观赏着周围的风景。"天空晴送群峰翠"形容了蓝天白云之下,层峦叠嶂的山峰显得格外鲜艳。
接下来两句"野旷寒生落木愁,浊酒故饶狂士态"则是对景物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在广阔的原野上,看到了秋天的萧瑟,心中产生了淡淡的忧愁。同时,提到“浊酒”,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放纵不羁的情怀,"狂士态"则是对个性自由不受约束者的赞美。
最后两句"黄花羞插老人头,凭高不管风吹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它们在秋天盛开,而“羞插老人头”则是形容诗人的谦逊与自喻,也许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之情。"凭高不管风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则是表现了诗人登临高处,不畏风霜,只顾着欣赏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对秋天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情怀。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