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薄倖旧知名,别舫琵琶调太生。
一宿邮亭消夙业,重来门巷负闲情。
莲花不染谈何易,蔓草相逢事未平。
碧玉几曾偷嫁去,苔阶露冷为谁行。
青楼薄倖旧知名,别舫琵琶调太生。
一宿邮亭消夙业,重来门巷负闲情。
莲花不染谈何易,蔓草相逢事未平。
碧玉几曾偷嫁去,苔阶露冷为谁行。
此诗《倖怀叠前韵(其三)》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描绘了一段情感纠葛与世事变迁的细腻画面。
首联“青楼薄個旧知名,别舫琵琶调太生”,开篇即点出故事背景,青楼中曾经有名望的薄個(轻薄之人)与别舫上的琵琶声,暗示了主人公过往的情感经历和音乐的哀愁,琵琶声调过于生涩,仿佛是对这段情感的无奈与哀叹。
颔联“一宿邮亭消夙业,重来门巷负闲情”,描述了主人公在邮亭过夜,似乎是为了消解过去的罪孽或遗憾,然而再次回到熟悉的门巷时,却发现原有的闲适心情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颈联“莲花不染谈何易,蔓草相逢事未平”,莲花象征着高洁与纯净,但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并非易事,与之相对的是蔓草的蔓延,意味着纷扰与复杂的事物难以平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环境的困扰。
尾联“碧玉几曾偷嫁去,苔阶露冷为谁行”,碧玉比喻女子的纯洁与美丽,却暗示了她可能遭受的不公或命运的转折;苔阶露冷则象征着环境的凄凉与孤独,为谁而行则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迷茫与寻找。整联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对外界命运的无奈。
综上所述,《倖怀叠前韵(其三)》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层次,展现了主人公在情感与世事中的挣扎与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东山乔木郁宗祊,世德堂前玉树生。
何事君心抛凤羽,可教吾党失莺鸣。
魂移泽畔音容杳,影吊天涯涕泪横。
五色伫看千仞起,九原应慰一生盟。
春来强半闭岩阿,此日能忘发啸歌。
将母尊前分玉露,趍君阙下动金珂。
云龙九五腾玄极,海鹤三千度绛河。
前席祝釐应有问,愿陈民瘼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