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遣东篱晚,良宵抵寸金。
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
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
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
消遣东篱晚,良宵抵寸金。
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
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
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佳节夜晚宴饮赏菊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雅士的风范。
首句“消遣东篱晚”,以“东篱”点明地点,暗示菊花盛开的环境,同时“晚”字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良宵抵寸金”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美好的夜晚比作价值连城的黄金,强调了时光的宝贵与夜晚的珍贵。
“黄花须淡泊,绿叶总萧森”两句,通过对比黄花的淡泊与绿叶的萧瑟,展现了菊花在秋日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临近重阳佳节,宴席上灯火通明,营造出温馨而庄重的气氛。这里的“雅”字不仅指宴会的高雅,也暗含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最后,“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表达了诗人希望尽情享受宴会的乐趣,不辜负这美好夜晚的心愿。这两句既是对宴会的总结,也是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夜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绿叶成阴春已归,茅檐相对两斜晖。
残花且插春事急,别酒欲酌歌声微。
黄鸟匆匆隔林语,杨花款款沾人衣。
人间一别春常好,过我渔舟果是非。
风云际会。自军兴勋业,唯公屈指。
中镝红心,骄虏胆丧,中正已回天意。
采石扶危鏖战,激励熊罴乘势。
震天地,沮金狄百万,元颜诛毙。英卫。
摅红气,寰海共欣,雪恨亡胡岁。
宸眷褒功,华衮貂蝉,荣拜济时左揆。
圣君用贤终始,肯使留侯谦退。
后范蠡,愿永佐中兴,庄椿同纪。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
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
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璧月流光,雪消寒峭。
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
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
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