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喜未昏,竹园啼鸟爱频言。
土膏稚麦如争长,水脉清流却变浑。
负郭无如此山寺,携家更拟泛溪村。
卜居苦欲规佳处,佳处都归祇树园。
雾里看花喜未昏,竹园啼鸟爱频言。
土膏稚麦如争长,水脉清流却变浑。
负郭无如此山寺,携家更拟泛溪村。
卜居苦欲规佳处,佳处都归祇树园。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抵达超果寺时的景象,雾气缭绕中花儿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喜悦之情。竹林中的鸟儿欢快鸣叫,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生机。田间的幼麦生长旺盛,竞相拔高,而清澈的溪流在诗人眼中却因观察角度不同而变得浑浊。诗人赞赏寺庙依山而建的宁静环境,期待着与家人一同泛舟溪边的田园生活。他渴望找到一处理想的居所,而他认为超果寺周边就是理想的归宿,表达了对佳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规划,即在祇树园安居乐业。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谐宜居环境的追求。
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不语凝情,教人唤得回头,斜盼未知何意。
百态生珠翠。低问石上,凿井何由及底。
微向耳边,同心有缘千里。
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一语系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