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前往子陵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清净无为的情怀。"冲寒谒子陵"中的“谒”字有拜访之意,而“好挹钓台清”则透露出对高洁之地的向往与欣赏。诗人在旅途中遇到梅花盛开的地方,便不禁放慢脚步,享受这份美丽,体现在"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一句。
前半首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后半首则转向对人生的叮咛。"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表明诗人对年轻时期的认知和追求真才干实事的态度。在这里,“器”指的是才能或品德,“实地”强调实际行动。
最后两句"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则是对于长辈或在位者的尊重之情。诗人认为对待贤明的太守,就应当像对待父亲和兄长一样,表达了一种敬畏与礼节之心。
整首诗通过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和生活态度。
石帆如扬石伞张,鉴湖万顷云微茫。
龙山中盘据奇胜,巍堂镇此神仙乡。
悬崖千尺溅飞溜,清渠九曲流羽觞。
华筵高会总冠冕,文如滕阁来三王。
道同宾主意真洽,坐深尔汝形相忘。
良辰况直时雨霁,东风扇煖呈农祥。
阳春有脚沛膏泽,沾濡合郡殊汪洋。
嘉宾满座成燕喜,主人令德宜龙光。
落花纷纷石墀浅,炉烟袅袅春昼长。
楼台倒影日欲晚,觥筹交错情未央。
酒酣起舞为君祝,丈夫勋业铭旂常。
岁旱谁当作霖雨,济川自古须舟航。
福星不独炤吾郡,穷檐蔀屋俱彷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