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
门閒云阖辟,山好客徘徊。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
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
门閒云阖辟,山好客徘徊。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洞府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两句表明隐士在洞中自得其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洞中的主人都不是他,而是一棵随性生长的野桃树。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一群仙人乘坐青牛消逝在山林之间,仿佛瀑布飞流而下的水也充满了仙气。
"门閒云阖辟,山好客徘徊"两句透露出隐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他喜欢在山间漫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最后,"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表明隐士已经计划好要退居田园,在溪边建造一处钓台,以此来度过他的人生余暇,体现了对一种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少林无孔笛横吹,此曲谁人和得亲。
向晓洛阳江上路,一声唤起几多人。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
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
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
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
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
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
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
疏烟生墟落,远水浮汀洲。
朝斗空坛在,升仙往事悠。
倚阑吟未就,归屐少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