酩酊香飞金叵罗,朦胧寒倚锦盘陀。
清风一榻响船橹,残月四更闻棹歌。
雁鹜秋声晨梦远,鱼龙水气夜凉多。
分明泛宅浮家意,却羡萧间张志和。
酩酊香飞金叵罗,朦胧寒倚锦盘陀。
清风一榻响船橹,残月四更闻棹歌。
雁鹜秋声晨梦远,鱼龙水气夜凉多。
分明泛宅浮家意,却羡萧间张志和。
这首清代诗人宝鋆的《夜赴宝应安平驿》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舟的画面。首句“酩酊香飞金叵罗”以醉人的香气和金叵罗(古代酒器)暗示了诗人微醺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迷离而温馨的氛围。次句“朦胧寒倚锦盘陀”则通过“寒倚”和“锦盘陀”(形容地形起伏),描绘了舟行在暗夜中,倚靠舟边感受着微微寒意的情景。
“清风一榻响船橹”写出了夜晚清风拂过,船桨轻摇,声音清晰可闻,增添了宁静与孤独感。接下来,“残月四更闻棹歌”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只有残月和远处的桨歌声打破沉寂。
“雁鹜秋声晨梦远”描绘了秋天早晨,雁鹜的叫声遥远而悠长,似乎连梦境都随之飘向远方,流露出诗人对旅途的遐想。最后一句“鱼龙水气夜凉多”通过鱼龙出没和水汽弥漫,强调了夜晚的清凉和水乡特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行宝应安平驿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体现了清人诗中的闲适与淡泊情怀。
邺中七雄迹既扫,谢楼梦断池塘草。
仙李诗人麻竹多,佳句唯传杜陵老。
省郎句法专后来,压尽今世诗流才。
并刀剪水有佳致,月中聚雪无纤埃。
穿天出月馀四纪,捉月风流今不死。
从教人售一杯水,自信笔挟风霜字。
次山风味唤仍回,老文犹未磨苍崖。
收拾明珠百馀斛,寒光入夜阖复开。
我得公诗兴叹慨,千古长留诗卷在。
祇恐天官下取将,人间古货今崖卖。
春阴将近一百六,絮擘晴云新雨足。
烟边芳草碧如茵,篱畔海棠红映肉。
相携逗晓出城西,城西风景如杜曲。
两岸云光罨画浓,一湖春水蒲萄绿。
坐中豪俊杂吴蜀,磊落群书纷拄腹。
掀髯一笑浪波间,淋漓衣袂寻棋局。
他年想像此风流,应作生绡图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