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
《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全文
唐 / 萧颖士   形式: 古风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

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

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

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

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

人和岁已登,从政复何有。

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

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

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

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

仅能泯宠辱,未免伤别离。

江湖不可忘,风雨劳相思。

明时当盛才,短伎安所设。

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澨。

(0)
注释
古堞:古代的城墙。
悠悠:形容心情舒畅。
秋天高:秋高气爽。
绵连:连续不断。
杳渺:深远而模糊。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令。
归心:回家的心愿。
琴堂:弹琴的堂屋。
傲睨:傲慢地斜视。
岁已登:年成丰收。
远山:远处的山脉。
晴曛:晴朗的黄昏。
惊栖:惊飞的鸟儿。
明发:明天的日出。
宠辱:荣耀与耻辱。
江湖:泛指广阔的天地或隐居生活。
短伎:指自己的才能或技艺。
谢百里:辞去百里之职,即辞官。
翻译
山峦环绕着古老的城墙,心情愉快地登高远望。
雨后秋意更浓,极目远眺,一切景象清晰可见。
滍水曲折连绵,乌鸦的道路深远而幽静。
彭泽的兴致浓厚,面对清风,心中涌起归乡之情。
幸得琴堂空闲,傲然举杯,品赏菊花酒。
人与年景丰收,治理政务还有什么忧虑。
十里远山翠绿,一条道路延伸至天边白云间。
青色晚霞与落日交融,仿佛晴空中的晕染。
渐渐听到鸟儿受惊飞起,坐着感叹清冷夜晚的月光。
心中欢乐却有违离别之情,远行之人期待明日黎明。
只求忘却荣辱,却难以避免离别的伤感。
身处江湖,怎能忘记,风雨中思念不断。
在太平盛世,我应展现才华,这些小技艺有何用处。
何时能辞官归隐,随你一同到汉水之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登高望远,怀念旧日情谊的场景。开篇“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诗人以轻快的步伐攀登古老的城墙,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思索和回忆。

接下来的“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则是描述了一种景象,其中秋日的雨水渲染着天空,使得视野开阔,一望无际,没有任何遮挡。这样的景色似乎也映照出了诗人心中的广阔和深远。

“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中,“绵连”的滍川(即滍水)和“杳渺”的鸦路勾画出了一种幽深曲折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山川与道路都显得既迷人又神秘。

诗人的情感在“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中逐渐升腾,“彭泽”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事件,而“兴不浅”则表明了这件事对诗人影响之深。面对着风,诗人的内心涌动,似乎有想要回到过去的冲动。

在“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中,诗人提到了琴堂,这是一个可以安静弹奏琴瑟、品味生活的地方。“傲睨”则是形容诗人的态度,而“倾菊酒”可能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

接着,“人和岁已登,從政复何有”中,“人和”二字表明了人们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岁已登”则是指时间的流逝,而“从政复何有”似乎在询问,在人生旅途中,再有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迷人的碧绿色彩,而一条云朵似乎连着这片青翠,延伸至天际。

“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则是对晚霞与夕阳的一种描绘,其中“青霞”可能指的是一种颜色的光线,“半落日”则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而“混合疑晴曛”则是在描述那种天气变化莫测的氛围。

在“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诗人似乎听到了鸟儿归巢的声音,这种声音让他心生感慨,坐在静谧的夜晚之下,对着皎洁的月光发出了叹息。

“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则是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与不舍,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这里的“中欢”可能指的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而“怆有违”则是在说这种美好已经逝去。

“仅能泯宠辱,未免伤别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和失意的回忆,并且承认这些记忆虽然痛苦,但又无法完全忘怀,尤其是在离别之时。

紧接着,“江湖不可忘,风雨劳相思”则是强调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在风雨交加中,对彼此的牵挂和思念。

“明时当盛才,短伎安所设”似乎是在探讨个人才能与时代机遇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明时”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时代背景,而“当盛才”则是对那个时代中人才的评价。而“短伎”则是一种自谦之辞,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能力有所保留。

最后,“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澨”则是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这片土地,与友人一同前往远方的河流——汉水。这里的“百里”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距离,而“从君”则表明了诗人希望与某位贵人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离别和时间流逝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萧颖士

萧颖士
朝代:唐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猜你喜欢

立春日拟春帖子·其一

詄荡天阊斗物华,银幡宝胜受风斜。

无私共仰鸿钧德,一律春回万姓家。

(0)

紫光阁武试

承平讵止廑脩文,武备兼抡桓赳群。

宿雾渐开凝紫翠,凌烟初试会风云。

画正命中皆双羽,觲角能弯率百斤。

正是需材喻设燎,弃繻何必学终军。

(0)

冬夜遣兴·其二

隔松宫漏数丁东,温室宵融兽焰红。

乾惕微衷惺丙夜,舂容大造验灰筒。

笔花欲抹穿窗月,篆字轻飘度幕风。

常忆怀安标炯戒,万几独敕岁星终。

(0)

射猎南苑即事·其六

南苑宜秋宜猎时,禾香风满赤鸾旗。

少年熟读相如疏,每至欢娱鉴在兹。

(0)

讨源书屋恭瞻皇祖御笔

廿年春色閟灵园,徙倚空怀岁月奔。

雨过药栏花解笑,风回琴沼水添痕。

璇题耀日瞻飞白,绮席当秋想弄孙。

心法从来含治法,讨源深愧未穷源。

(0)

雨中舟行·其二

画舫冲烟泛碧澜,轻衫称体乍添寒。

湖光恁捲珠帘看,点滴篷窗意未阑。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