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冲烟泛碧澜,轻衫称体乍添寒。
湖光恁捲珠帘看,点滴篷窗意未阑。
画舫冲烟泛碧澜,轻衫称体乍添寒。
湖光恁捲珠帘看,点滴篷窗意未阑。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乘船游湖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画舫冲烟泛碧澜”,以“画舫”点明了船只的装饰与风格,仿佛是精心绘制的画卷在水上缓缓移动。“冲烟”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船只穿越薄雾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泛碧澜”则描绘了船只在碧绿的湖面上轻轻荡漾的景象,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次句“轻衫称体乍添寒”,通过穿着轻衫的人物感受,巧妙地将季节与环境的变化融入其中。初春时节,湖面微寒,轻衫虽轻薄却能感受到一丝凉意,这种微妙的触感被诗人捕捉并细腻地表达出来,展现了人物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细腻情感。
第三句“湖光捲珠帘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湖光比作可以卷起的珠帘,生动地展现了湖面波光粼粼、如珠帘般闪烁的美丽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动态美,还赋予了静态的湖光以生命力,使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那如同珠帘般卷起的湖面。
最后一句“点滴篷窗意未阑”,以雨滴敲击篷窗的声音作为结尾,既呼应了题目中的“雨中舟行”,又表达了诗人对雨声的独特感受。雨滴落在篷窗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未尽之意,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中乘船游湖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情感体验。
昔予丁丑冬,一月举二子。
节应嘉平初,相距越旬耳。
是时计父年,四十四龄始。
韶光忽以迈,予既七十矣。
隙驹夫何常,人生一弹指。
两儿并及壮,举子若相俟。
去秋与今春,厥岁为壬癸。
天叙两孙行,依次射蓬矢。
老夫对之狂,挲摩溢私喜。
缅怀千载上,竞述二程美。
亦生壬癸年,历系森可纪。
吁嗟黄口雏,敢与先贤拟。
维兹岁干符,益应动仰止。
兴发成孤吟,挥毫授侧理。
异日捧遗章,庶几念前轨。
古人泣祖砚,奋力著芳史。
《壬寅秋举光孙藻男出癸卯春举显孙萃男出缅思古人中兄弟接武者惟程伯淳正叔皆生楚地皆以壬癸年向二稚生庚之符也随口十六韵手示儿曹以志家庆即拟之非伦何伤焉》【明·王应斗】昔予丁丑冬,一月举二子。节应嘉平初,相距越旬耳。是时计父年,四十四龄始。韶光忽以迈,予既七十矣。隙驹夫何常,人生一弹指。两儿并及壮,举子若相俟。去秋与今春,厥岁为壬癸。天叙两孙行,依次射蓬矢。老夫对之狂,挲摩溢私喜。缅怀千载上,竞述二程美。亦生壬癸年,历系森可纪。吁嗟黄口雏,敢与先贤拟。维兹岁干符,益应动仰止。兴发成孤吟,挥毫授侧理。异日捧遗章,庶几念前轨。古人泣祖砚,奋力著芳史。
https://shici.929r.com/shici/Pnst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