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当昼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当昼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艺术追求。
"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这两句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开始,松风轻拂,涧水潺潺,形成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玉佩琼琚"则是用来比喻诗人心中的所感,既美好又明亮,显示了诗人的心境清澈。
"当昼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独到理解。在白日之下,想要把秋夜的明月悬挂起来,无疑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而在未到春季之前,就特意去寻找新的莺草,是诗人对于新鲜事物永无止境的探索。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创作过程和诗集中所蕴含的情感。"梅山集"是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里说"只销一卷",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而"幻出多般景物情"则展示了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谦与幽默,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老子平生有诗癖"说明了诗人对于诗歌的执着和热爱;而"为君焚却老陶泓"则是一个夸张的比喻,通过烧掉自己过去所有的作品来形象地表达对艺术的追求和自我超越。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才情,也反映了其对于自然、时间和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魂归来兮望清阈,碧山之南兮横塘之北。
枫林月落兮松径黑,瞻门庭兮载登陟。
曩去故里兮泪沾臆,亲囊揽祛兮语唧唧。
我今归兮胡不我即,若有睹兮走而匿。
呜呼六歌兮歌且忆,恍惚空阶兮长太息。
萧飒寒声,撼窗棂、似叩羁栖愁抱。
门掩灯孤,相怜尚垂青照。
尘劳不许心閒,猿马走、憧憧尘扰。
绮语问谁呵,顾影自欹吟帽。篱菊报秋老。
算斜阳木末,余明犹好。蓬路远,残翮短,任教迟到。
须知宇宙原宽,泛沧溟、江湖杯小。知了。
软红尘、误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