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亭寻梦》
《牡丹亭寻梦》全文
明 / 沈守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佩解惊还在,钗横怯未安。

不禁春澹荡,犹似雨汍澜。

昨日逢欢易,今朝顾影难。

那知谁是梦,梅馥送人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牡丹亭中寻梦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微妙的心理变化。

首句“佩解惊还在”,女子解开身上的佩饰,却依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惊惧,暗示她内心的不安与复杂情绪。接着,“钗横怯未安”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惶恐与不自在,钗子歪斜,连日常的小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反映出她内心的紧张与焦虑。

“不禁春澹荡,犹似雨汍澜”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的轻柔与雨水的绵延比喻为女子内心情感的波动,生动地描绘了她面对情感时的敏感与脆弱。春天的淡雅与雨水的涟漪,既象征了外界环境的温柔,也暗喻了她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昨日逢欢易,今朝顾影难”则揭示了情感的转变。昨日的欢愉似乎来得容易,但今日回望,却难以自处,表现出情感从热烈到冷却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和自我审视的痛苦。

最后,“那知谁是梦,梅馥送人寒”以疑问句结束,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界限的模糊认识,以及面对寒冷(可能象征着孤独或冷漠)时的无助感。梅花的香气虽能带来一丝温暖,但寒冷依旧,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瞬间之后,仍然难以摆脱孤独与寒冷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情感经历中的复杂心理状态,从最初的不安、惶恐,到情感的波动、失落,再到对现实的迷茫与无奈,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沈守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岩仲八兄有苕溪之行草酌话别而次何叔养正十二兄爽约不至坐客唯三人因以诗纪之

自古推同姓,相从弟与兄。

已占东井聚,谁谓泰阶平。

龙友当为首,鹓行近有声。

同坚岁寒操,终始勿渝盟。

(0)

立春日作

春风有脚到柴门,最爱朝曦气自温。

养性颇知学是贵,涵情尤识道称尊。

土牛应候农功起,木铎传音官儆存。

惟愿四方成乐岁,投戈解甲牧鸡豚。

(0)

送春歌

时光如箭递相催,三春竟过夏方来。

红英渐落幽三径,绿叶初肥映翠苔。

太息劳生同若梦,四十年华轻断送。

譬如朝露最伤情,且趁年光免嘲弄。

阳和布泽满丘墟,黄鸟声啼自卷舒。

闻声自可娱清昼,何必嗟嘘向敝庐。

独念须眉惊渐老,事业无成悲潦倒。

旷志深沉似碧潭,孤情磊落如芳草。

惜春还作送春游,片刻风光未易酬。

妙绪清言成韵会,飞觞举盏涤离愁。

良会弗长随往迹,转盼须臾即宿昔。

古人秉烛非清狂,吾辈好把时光惜。

(0)

咏芦

高致想江湖,当庭植小芦。

清风时自至,绿竹兴何殊。

溉灌情偏重,琴尊赏不孤。

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

(0)

被命行田未半而羽书至造砦者万别驾其逼方甚继复有闻

冷火不再然,事成难重言。

我苦不惮烦,兴言念丘园。

丘园未得归,行田县西原。

暑雨沾我衣,莱芜绊我辕。

熊罴百万众,未易轻营屯。

东征到洪道,折柳临津门。

峨峨凤皇台,墟吴际荒村。

南湖湛沦漪,㵿渺波澜翻。

路回溪谷间,子规叫烦冤。

流血良自悲,谁念望帝魂。

不羞五斗腰,折支别驾尊。

松门故乡类,去路驰且奔。

羽书如流星,万室崇屏藩。

荒凉旧村氓,亿兆不一存。

哀声听杜宇,侧耳心昏昏。

山泽久已竭,职死何足论。

(0)

鸂鶒

溪?沧江外,雌雄万里心。浪花浮彩翠,烟雨弄清音。

蓼岸无端艳,莲塘底处寻。

鸳鸯谁著色,知误几金针。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