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石路盘山趾,齐甸春光动陌头。
案衍遥从西峪度,巃嵷不碍晓烟浮。
瓣香寸意驰仙阙,舆地孤标俯鲁州。
忧乐向来何处著,思量结习岂应留。
灵岩石路盘山趾,齐甸春光动陌头。
案衍遥从西峪度,巃嵷不碍晓烟浮。
瓣香寸意驰仙阙,舆地孤标俯鲁州。
忧乐向来何处著,思量结习岂应留。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联“灵岩石路盘山趾,齐甸春光动陌头”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登山之路的蜿蜒曲折,以及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接着,“案衍遥从西峪度,巃嵷不碍晓烟浮”两句,通过远眺与近观的对比,描绘了山势的高峻与晨雾的轻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瓣香寸意驰仙阙,舆地孤标俯鲁州”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大地的俯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忧乐向来何处著,思量结习岂应留”两句,诗人反思人生中的忧喜得失,提出疑问是否应留恋尘世的束缚,流露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泰山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出清代帝王弘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