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崇真宫西梨花》
《崇真宫西梨花》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梨花下,相逢把臂行。

香痕怜粉白,酒晕惜红轻。

影动帘穿燕,声来树度莺。共当?一醉,莫待鬓华生。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崇真宫西梨花》描绘了春日里梨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与友人相逢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联“春日梨花下,相逢把臂行”,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梨花盛开的春日,诗人与友人在梨花树下相遇,以手相握,表达出一种亲近与愉悦的情感。梨花的洁白与诗人的友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颔联“香痕怜粉白,酒晕惜红轻”,进一步描写梨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感受。梨花的香气与花瓣的色泽被诗人赋予了情感,他怜爱那如粉似雪的白色,珍惜那如同酒后脸颊泛起的淡淡红晕,细腻地表现了对梨花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影动帘穿燕,声来树度莺”,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燕子穿过窗帘的影子在梨花树间飞舞,黄莺的啼鸣从树梢传来,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为静谧的梨花世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尾联“共当?一醉,莫待鬓华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畅饮尽欢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人希望在美好的春日里尽情享受,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两鬓斑白时才后悔没有及时把握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梨花的描绘,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其四

涌金门外是西湖,堤上垂杨尽姓苏。

作得《吴趋》阿谁唱?小卿坟上露兰枯。

(0)

悼亡四首·其四

人生贵有别,室家各有宜。

贫贱远结婚,中心两不移。

前日良宴会,今为死别离。

亲戚各在前,临诀不成辞。

傍人拭我泪,令我要裁悲。

共尽固人理,谁能心勿思。

(0)

奉和存□院使

上林佳木荫连墙,冉冉游丝转日光。

忽忆江南好晴景,碧溪春水照鸳鸯。

(0)

题杂画

空江白鹭起,远树苍烟合。

日落汎舟时,长天见孤塔。

(0)

秋日怀揭翰林二首·其二

远行去乡邑,单栖无匹俦。

黄鹄鸣中天,夙昔乖所求。

东西无恒舍,南北异遨游。

同居更离处,谁能心不妯。

日月逝无厌,弦望疾若流。

咫尺踰千里,翘思若三秋。

白露凄以降,寒风忽我遒。

兰芳委岩谷,蔓草靡道周。

君子多思念,感物谅怀愁。

河海岂无梁,风波安可由。

且复加餐饭,无为增隐忧。

(0)

辞荐

平生疏懒性,发赤向人前。

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

慈亲俱老大,稚子始狂颠。

此日能完聚,称觞赖圣年。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