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仙蓬感旧游,暮年心事转悠悠。
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
十里楼台迷巷陌,万家砧杵戒衣裘。
平生剩欠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
碧海仙蓬感旧游,暮年心事转悠悠。
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
十里楼台迷巷陌,万家砧杵戒衣裘。
平生剩欠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初作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感慨。首句“碧海仙蓬感旧游”以“碧海仙蓬”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对往昔的美好回忆油然而生。接着,“暮年心事转悠悠”揭示了诗人步入老年的孤独与思绪万千。
“登高此去无多日”暗示时间紧迫,诗人意识到生命即将进入尾声,而“扶病重来又过秋”则描绘出身体衰弱但仍坚持登高远望的情景,流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接下来,“十里楼台迷巷陌”描绘了眼前景色的迷茫,寓言人生的迷离与困惑;“万家砧杵戒衣裘”则通过秋夜捣衣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预示着季节更替和生活的变迁。
最后两句,“平生剩欠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直抒胸臆,诗人遗憾自己一生未能尽兴读书,对知识的渴望和未竟之事仍萦绕心头,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生命的不甘。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晚年的沧桑与执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