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壁无蹊径,纤尘不可留。
若知心匪石,那复为身谋。
立壁无蹊径,纤尘不可留。
若知心匪石,那复为身谋。
这首诗《杂咏下·壁立万仞》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立壁无蹊径,纤尘不可留”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峭壁耸立、尘埃不染的画面,寓意深远。接下来的“若知心匪石,那复为身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的追求与向往。
“立壁无蹊径”,壁立千仞,险峻陡峭,没有可供行走的小路,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和挑战。同时,也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寻找正确道路的不易。
“纤尘不可留”,尘埃微小,却能积少成多,污染环境。这里比喻即使是最微小的不良影响,也应坚决避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若知心匪石”,“心匪石”出自《诗经》,意为内心如磐石般坚定,不可动摇。这句话强调了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为外界所动。
“那复为身谋”,既然内心如此坚定,又何必再考虑个人的得失呢?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峭壁与尘埃的形象,以及对内心坚定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