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东海药,可是涧中蒲。
为问姚成甫,相逢何丈夫。
当年东海药,可是涧中蒲。
为问姚成甫,相逢何丈夫。
这首诗以“菖蒲涧”为题,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设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当年东海药,可是涧中蒲。” 开篇即以“东海药”与“涧中蒲”进行对比,暗示了两者虽同为自然界中的生物,但地位与价值却大相径庭。东海药,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草,象征着稀有珍贵;而涧中蒲,则是寻常可见的水边植物,寓意平凡。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独特价值的思考。
“为问姚成甫,相逢何丈夫。” 最后两句则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某位名为“姚成甫”的人物的询问,意在探讨在何种情况下,平凡之人能展现出非凡的品质或成就。这里的“何丈夫”,既是对姚成甫身份的疑问,也是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思。诗人似乎在探寻,在平凡生活中如何发现不凡,以及平凡之人如何成为值得尊敬的“丈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洞察,以及对平凡之中蕴含不凡的深刻理解。
暝色苍然至,浮烟漫不分。
小留岩窦底,为伴宿檐云。
欲作银河落,支筇仰面看。
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
贪夫居奇货,什袭藏结绿。
宁知十五城,不救卞和足。
岂如嗜石人,丘壑在胸腹。
不知连城价,但赏数峰蹙。
长公仙去后,兵马遂南牧。
尤物落何许,心知委沟渎。
何期超世贤,爱石不爱玉。
夜半负之走,包裹随窜伏。
一朝返窗几,时清端可卜。
李虎初平羊,案上纷相逐。
峥嵘幸无恙,不问牛马谷。
赵侯天机异,阅世轻嗜欲。
好奇与嗜利,达观均一曲。
正恐便弃置,就赏君宜速。
天工着意初放花,三英凛凛真一家。
镂冰点酥更团蜡,始信功深解生物。
临风却嗅心自知,粲兮粲兮哦古诗。
几年刻玉但成叶,一笑真同长康绝。
得非仙种来神山,为伴老子终朝眠。
岁寒得友不忍去,且对众香勤觅句。
鼎分风月俱可人,如陈窦刘人所君。
诗场战罢戢干越,尽扫色尘歌一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