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避暑之所,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凉舒适的空间。万家车尘中的“九陌”暗示了一种深远幽静的氛围,而“丹甓碧瓦真人宫”则点明了这是一处道观,其建筑宏伟而又显得神秘。
诗人通过对庭院环境的描绘,如“回廊小院略具体”,表达了一种精致和隐逸的生活状态。同时,“清风爽气无能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环境的向往,觉得它与世俗的喧嚣截然不同,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殿檐密有杉松护”,通过对树木的描写,强化了避暑之所的清凉感。杉松常绿,更在炎热中显得尤为可贵,这里不仅是物理上的遮阳,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庇护。
“炎蒸纵酷来无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烈日避暑心态的写照。诗人的“偶因谒客凌晨入”和“归径往往侵昏钟”,透露出他对这份清凉的珍视,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的心灵宁静。
最后,诗人通过与道人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我生半世犹飘蓬”则显得有些自嘲,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而“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则是对这避暑之所特有环境的再次强调,它不仅能够抵御炎热,还能保持内在的清凉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