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暑报恩观》
《避暑报恩观》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古风

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ǔbàoēnguān
sòng / zhòngbìng

wànjiājiǔchēchénzhōngdānméngzhēnréngōng

huíkuòxiǎoyuànlüèqīngfēngshuǎngnéngtóng

殿diànyányǒushānsōngyánzhēngzòngláicóng

ǒuyīnlíngchénguījìngwǎngwǎngqīnhūnzhōng

dàorénzuòwěnzhīfǒushēngbànshìyóupiāopéng

máoyánhánshǔfēnháotòudōngnánfēng

注释
车尘:车马扬起的尘土。
真人宫:道教的宫殿。
回廊:曲折的走廊。
略具:大致具备。
杉松:常绿乔木。
炎蒸:酷热。
凌晨:清晨。
侵昏钟:接近黄昏的钟声。
道人:修道之人。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
异寒暑:温度差异大。
东南风:来自东南方向的风。
翻译
在繁华的街道上,车马喧嚣,掩映在丹红色屋脊和碧绿琉璃瓦的真仙宫殿之中。
曲折回廊与小巧庭院,尽显精致,清风拂过,那份凉爽难以言喻。
殿檐四周杉松环绕,即使炎热的夏日也无法侵扰。
一次偶然的机会,清晨去拜访客人,归来时常常已近黄昏。
道人是否感到安逸?我半生漂泊,如同浮萍。
简陋的茅檐与这里冷暖大不相同,丝毫没有东南风吹进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避暑之所,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凉舒适的空间。万家车尘中的“九陌”暗示了一种深远幽静的氛围,而“丹甓碧瓦真人宫”则点明了这是一处道观,其建筑宏伟而又显得神秘。

诗人通过对庭院环境的描绘,如“回廊小院略具体”,表达了一种精致和隐逸的生活状态。同时,“清风爽气无能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环境的向往,觉得它与世俗的喧嚣截然不同,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殿檐密有杉松护”,通过对树木的描写,强化了避暑之所的清凉感。杉松常绿,更在炎热中显得尤为可贵,这里不仅是物理上的遮阳,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庇护。

“炎蒸纵酷来无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烈日避暑心态的写照。诗人的“偶因谒客凌晨入”和“归径往往侵昏钟”,透露出他对这份清凉的珍视,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的心灵宁静。

最后,诗人通过与道人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我生半世犹飘蓬”则显得有些自嘲,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而“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则是对这避暑之所特有环境的再次强调,它不仅能够抵御炎热,还能保持内在的清凉和宁静。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鹭鸶

宛尔江乡意,飘然杨柳风。

雍陶吟独绝,吕纪画难工。

心忆寥天阔,嗉嫌陈粟红。

不缘贪口腹,安得入樊笼。

(0)

赋得我爱夏日长

逭暑心如水,迎薰体亦凉。

傍云看岫翠,带露嗅花香。

视膳铜龙静,披章玉漏长。

清风消湿础,膏雨润新秧。

书史研精奥,居诸勉就将。

稍纾祈岁念,庶事得商量。

(0)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九蟾蜍峰

久竹生青宁,洪垆善委形。

试看蹲海物,将欲补山经。

腹尚礧礧果,声疑閤閤听。

空怀玉川子,咄咄笔无停。

(0)

驻跸宣化府

代北名都驻玉轮,深秋风伯早清尘。

省方迤逦弦歌听,怀古寥萧府第湮。

阙衮岂惟符宝卷,偾辕只为用江彬。

回銮朔漠咨文献,见说燕然字未沦。

(0)

九日写菊花数枝恭进慈闱以侑糕筵兼陈短什

寥寂休嫌塞草黄,题糕胜事度重阳。

金英玉节相依处,好是团圞献寿觞。

(0)

秋窗夜雨·其二

带湿萤光暗里流,无眠支枕兴悠悠。

征人漫赋渐渐石,多少良农慰有秋。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