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间茅屋小桥东,野衲无言鸟语风。
清磬一声禅定后,柴门深闭藕花中。
数间茅屋小桥东,野衲无言鸟语风。
清磬一声禅定后,柴门深闭藕花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隐居生活图景。首句“数间茅屋小桥东”,简练地勾勒出一处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茅屋与小桥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氛围。接着,“野衲无言鸟语风”一句,通过“野衲”这一形象,暗示了居住者的身份——一位隐士,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只有鸟鸣与微风相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清磬一声禅定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清脆的钟声在禅定之后响起,不仅唤醒了寂静中的生命,也象征着心灵的觉醒与净化。这声钟响,不仅仅是对外界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与反思。
最后一句“柴门深闭藕花中”,以“深闭”的柴门与“藕花”为背景,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封闭,更寓意着心灵的封闭与自我保护。而“藕花”这一意象,既象征着纯洁与高雅,也暗示着隐居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柳暗烟霏绿,花残雨润红。
梦思今夜远,别恨一枝同。
杖舄经行处,江山兴寄中。
纷纷莺蝶闹,得意正东风。
章泉寄我松溪茶,北苑双井未足誇。
盖以人胜茶亦胜,况复二老文章家。
松溪主人未识面,每乡往之而咨嗟。
想见读书坐清昼,薰风两鬓生霜华。
赵晁姻睦久同志,近知往诣情愈嘉。
慇勤包裹得此茗,归来奚忍自啜耶。
怜我于晁颇臭味,一旦拜此忻无涯。
亟呼童奴取活水,烹煎试起琼玉花。
不但爱此琼玉花,茶因人胜无以加。
春晴晚步春浦门,小饮醉入梅花村。
繁香吹雪数十树,青山远近疏篱园。
谁家水竹明窗轩,老我清坐俱忘言。
须臾烟月光吐吞,归哉楼角横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