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宿东城有怀二首·其一》
《夜宿东城有怀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风送孤帆掠岸飞,篮舆十里漫追随。

夜深小市无灯火,雪月佳哉祇自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东城宿留时的怀想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首句“风送孤帆掠岸飞”,以“孤帆”为视觉中心,描绘了一幅风中航行的画面,帆船在风力的推动下快速掠过岸边,既表现了行旅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接着,“篮舆十里漫追随”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自己乘坐的轻便小车,它在风中缓缓前行,与孤帆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自由。

“夜深小市无灯火”则将场景转入夜晚,夜色深沉,小镇上已无灯火,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星辰和近处的月光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一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也暗含了诗人对繁华与喧嚣的反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最后一句“雪月佳哉祇自知”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到见解。在雪月交辉的夜晚,这份美丽或许只有诗人能够深切体会,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妙,更是心灵深处那份纯净与超脱的体现。通过这句话,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致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其一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

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

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

传家今有子,身后未应穷。

(0)

西府直舍盆池种莲二首·其二

西府寒泉汲十寻,深浇浅洒碧森森。

高花已照红妆镜,小莟新抽紫玉簪。

钿破尚馀新雨恨,伞疏才作半池阴。

西湖瘦得盆来大,更伴诗人恐不禁。

(0)

次霜月韵

银浦寒无浪,金星澹不芒。

初看霜是月,并爱月和霜。

万里除纤翳,双清作一光。

诗穷只欠许,穷我未渠央。

(0)

出横山江口

白壁当江岸,青旗定酒家。

断崖侵屋窄,细路入门斜。

县近瞻双塔,洲横隔一沙。

何须后来客,如信此诗嘉。

(0)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

匆匆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易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0)

久雨妨于农收因访子上有叹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

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

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

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