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民瞻山图》
《石民瞻山图》全文
元 / 朱德润   形式: 古风

女娲鍊五色,大磈补不牢。

至今西天首,天近山常高。

嵯峨苍云表,百鸟不敢巢。

仙人十二楼,城阙金岧峣。

下连丹砂井,皓气冲寂寥。

似闻笙竽韵,有客醉仙桃。

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

手持长年书,邀我同游遨。

我今胡不乐,失志在蓬蒿。

思仙不得去,作图谢尘嚣。

终当访王子,跨凤腾九霄。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景画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首句“女娲炼五色,大磈补不牢”以神话传说开篇,借女娲补天的故事,引出对山川大地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山的不完美与自然界的缺陷。接着,“至今西天首,天近山常高”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的景象,强调其高度与雄伟,仿佛与天空相连,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嵯峨苍云表,百鸟不敢巢”进一步渲染了山的险峻与神秘,百鸟不敢栖息,更添了几分不可侵犯的威严。随后,“仙人十二楼,城阙金岧峣”则引入了仙境般的想象,十二座仙楼耸立于山巅,金碧辉煌,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充满了奇幻色彩。

“下连丹砂井,皓气冲寂寥”描绘了山脚下的一处隐秘之地,丹砂井与清冷的空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似闻笙竽韵,有客醉仙桃”通过听觉与味觉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欢愉与自由的仙境之中,仿佛能听到仙乐飘渺,品尝到仙桃的甘甜。

“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则将目光转向了山中隐士,他们身着霞光般的衣裳,手持长年书,邀请诗人一同游历,共享仙界之乐。然而,“我今胡不乐,失志在蓬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向往仙界的生活,却因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理想。

最后,“思仙不得去,作图谢尘嚣”点明了诗人的无奈与逃避,通过绘制山图来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慰藉。而“终当访王子,跨凤腾九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希望有一天能够跨越重重障碍,实现心中的梦想。

整首诗以山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朱德润
朝代:元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同林咨伯汪公干黄汝纶秋日僧房对菊·其二

纵酒由来欲废禅,寻僧又复到篱边。

不分秋色谁为主,自抱幽閒结净缘。

(0)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其一

生平丘壑意,到此即情畅。

花鸟入新年,欣欣巳相向。

(0)

王光禄园林杂咏·其一

洞小沿花入,花香出洞新。

彩云飞不去,留作洞中春。

(0)

移居后谩述·其二

浪迹长违陴上居,幽栖多愧武陵渔。

庭饶碧树分比舍,架积缃编半道书。

西苑云霞看不厌,南天水竹梦常虚。

若言大隐真朝市,过客烦题处士庐。

(0)

仁圣皇太后圣节朝贺

璚宫瑞霭接层台,天子承欢龙衮来。

长乐慈云仙仗晓,坤闱御气曙钟开。

玉桃先发宜春苑,瑶水重添献寿杯。

幸从九重称庆毕,方随万国颂恩回。

(0)

赠黎司训令定安

除书催遣换儒绅,绛帐初辞墨绶新。

地隔龙编开别岛,云连象郡暗遥津。

波涛晓送琼台日,花树先成海县春。

南涉珠崖天更远,蚤因凫舄上枫宸。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