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暗风疏候,星明月晦天。
松涛连夜响,竹树起寒烟。
石砌虫鸣急,霜篱菊尚鲜。
垂帘宵独坐,睡去梦魂圆。
云暗风疏候,星明月晦天。
松涛连夜响,竹树起寒烟。
石砌虫鸣急,霜篱菊尚鲜。
垂帘宵独坐,睡去梦魂圆。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景象。首句“云暗风疏候”,以暗淡的云层和稀疏的风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星明月晦天”一句,通过明亮的星星与隐晦的月亮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松涛连夜响,竹树起寒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自然界的声响与景象。松涛在夜中回荡,竹树间升起寒烟,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与环境的寒冷。
“石砌虫鸣急,霜篱菊尚鲜”则将视角转向细节,通过急促的虫鸣和依然鲜艳的菊花,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的交替。这里既有生命的活力,也有岁月的痕迹,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垂帘宵独坐,睡去梦魂圆”两句,诗人以自我的形象融入场景,通过独自夜坐与沉睡入梦,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深深喜爱与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内心世界的投射,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秋崖劲笔敌黄陈,贽卷当年许望尘。
十载江湖春雁断,万山烟雨石羊新。
余生敢忘尊前话,先正曾同席上宾。
今日相逢两家子,可无努力继前人。
百忧攻心成白首,不少自宽死已久。
我初作郡犹未贫,□□比□□□□。
楼上春阴覆晓云,一河天净碧沄沄。
雨宜不骤风宜细,閒倚阑干看水纹。
雨声更霰雪,昏听达清晨。
自笑能吟客,常为不寐人。
絮寒勤拭涕,箦响惧翻身。
苦语知谁会,应堪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