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
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去世后,亲朋好友在墓前饱含哀伤之情的场景。"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两句通过大自然的动静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一种无言的悲凉和永诀。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则直接描写了亲友们在墓前触物伤情、泣不成声的情景。棺木与墓穴是死亡的象征,而触摸这些东西让人的内心更加痛苦,不禁泪水长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沉郁的氛围。月光下覆盖着白霜的野草,以及深夜中隐秘泉水的声音,都让人感到一种冷清与孤寂。
最后两句"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悲伤之情。即便是在音乐与歌声中,也夹杂着朋友们的啜泣,每一个事物都能触发人们的哀思,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逝者而哭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精妙描绘,表达了对李将军不幸早逝的深切哀悼,以及生者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抒情手法和情感表现力,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却又独具匠心的一种艺术风格。
忆为君家妇,生年十三五。
牵裾送君行,行为洛阳贾。
妾颜如槿花,妾心似荼苦。
妾梦犹随南浦云,妾身已化西陵土。
西陵松柏同心存,同心不移士尚温。
昨夜西风动地起,摇动松根惊妾魂。
君归不须奠杯酒,有酒持归与欢寿。
君归不须洒清泪,洒泪愁浇土花碎。
自分天长地久心,未应抛掷有如今。
身前不识门前路,待要寻君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