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其二》
《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赵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

(0)
翻译
大树在悲凉的风中摇曳,将军一去不复返。
抚摸着棺木内心更加悲痛,面对墓穴泪水难以抑制。
拂晓的月光洒在霜白的草地上,幽静的泉水覆盖了夜晚的坟墓。
还能听见歌声与哭声交织,周围的一切都触发了无尽的哀思。
注释
大树:高大的树木。
悲风:凄凉的风。
将军:指代某位重要人物。
去不回:离开后再未回来。
抚棺:抚摸着棺材。
心益痛:内心更加痛苦。
临穴:面对墓穴。
泪难裁:泪水止不住。
晓月:清晨的月亮。
繁霜草:覆盖着霜的草。
幽泉:隐蔽的泉水。
夜台:坟墓。
歌伴哭:有人边唱边哭。
触物:接触到任何事物。
尽成哀:都充满了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去世后,亲朋好友在墓前饱含哀伤之情的场景。"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两句通过大自然的动静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一种无言的悲凉和永诀。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则直接描写了亲友们在墓前触物伤情、泣不成声的情景。棺木与墓穴是死亡的象征,而触摸这些东西让人的内心更加痛苦,不禁泪水长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沉郁的氛围。月光下覆盖着白霜的野草,以及深夜中隐秘泉水的声音,都让人感到一种冷清与孤寂。

最后两句"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悲伤之情。即便是在音乐与歌声中,也夹杂着朋友们的啜泣,每一个事物都能触发人们的哀思,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逝者而哭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精妙描绘,表达了对李将军不幸早逝的深切哀悼,以及生者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抒情手法和情感表现力,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却又独具匠心的一种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赵迁
朝代:唐

字里不详。代宗大历间任左领军卫兵曹参军、翰林待诏。密宗僧不空之俗弟子。大历九年(774)撰《不空三藏行状》,十二年,作诗哀悼李抱玉。《不空表制集》卷五存其事迹,并录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三十五

雄心扶地轴;只手挽天河。

(0)

咏怀·其五

举世尚蛾眉,混沌讵可饰。

岂无文冕姿,难以加越客。

严光非沽名,出处自性适。

抱志鲜犹豫,何事能刺迫。

观化栖林泉,饮和向川泽。

不必陆接舆,行歌叹凤德。

(0)

咏怀·其一

桂树生空山,柯干何连蜷。

自我辞家时,霜雪渐飘残。

敛辛亦可悦,抱素聊自闲。

托根非金铁,何以得久坚。

匪曰不得坚,荣落理固然。

愿言保其拙,大化相推迁。

(0)

春燕·其五

迢迢故国去来休,莫为无情特地愁。

见惯蜃楼浑不讶,我家原在海东头。

(0)

袁陶轩约早起看瓶荷盛开·其二

净几疏帘供若仙,胆瓶犹说太和年。

盛来尽化杨枝水,那得开花不可怜。

(0)

武陵吴翠丞降乩题诗仿其意为此

忆为君家妇,生年十三五。

牵裾送君行,行为洛阳贾。

妾颜如槿花,妾心似荼苦。

妾梦犹随南浦云,妾身已化西陵土。

西陵松柏同心存,同心不移士尚温。

昨夜西风动地起,摇动松根惊妾魂。

君归不须奠杯酒,有酒持归与欢寿。

君归不须洒清泪,洒泪愁浇土花碎。

自分天长地久心,未应抛掷有如今。

身前不识门前路,待要寻君何处寻。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