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多蘼荣,下江多兰蕙。
吾愿浮下江,采之以为佩。帆自我扬,柁自我鼓。
鸥鹭双双,同集其所。江日巳堕,江水方深。
志士馨洁,谁知苦心。
上江多蘼荣,下江多兰蕙。
吾愿浮下江,采之以为佩。帆自我扬,柁自我鼓。
鸥鹭双双,同集其所。江日巳堕,江水方深。
志士馨洁,谁知苦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大江之上,内心充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首句“上江多蘼荣,下江多兰蕙”以江水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蘼荣”和“兰蕙”这两种象征高洁与美好的植物,暗示了诗人对纯洁与优雅生活的渴望。接着,“吾愿浮下江,采之以为佩”,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下江,亲自采摘这些象征着高尚品质的植物,将其作为自己的佩饰,寓意着将高洁的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帆自我扬,柁自我鼓”展现了诗人独立自主的精神,他不仅驾驭着船只在江面上航行,更是心灵的舵手,掌控着自己的方向与命运。“鸥鹭双双,同集其所”,这一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界的默契与融合,仿佛他与鸥鹭一样,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江日巳堕,江水方深”描绘了夜晚降临,江水变得更加深邃的画面,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深沉与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自比“志士”,强调了自己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决心。“谁知苦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追求的理解与坚持,可能并未得到外界的认可或理解,但这种苦心孤诣正是其高尚品质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坚守,以及在孤独与挑战中保持自我、不忘初心的精神风貌。
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
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已无矰?患,岂乏稻粱资。
嗈嗈慕俦匹,远集清江湄。
中有孤文鹓,翩翩好容仪。
共欣相知遇,毕志同栖迟。
野田鸱鸮鸟,相妒复相疑。
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
焉随腐鼠欲,负此云霄期。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