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点翠亭》
《登点翠亭》全文
明 / 陈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

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

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

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烓的《登点翠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点翠亭周围壮丽而幽静的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之情。

首联“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开篇即以“砥柱”比喻点翠亭所处的险要位置,形象地描绘出其屹立于波涛之中的壮观景象,同时以“浪花飞雪”和“翠成堆”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既壮阔又清新的自然风貌。

颔联“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诗人仿佛在平地上就能感受到波涛的汹涌,而在半空中似乎能听到风雨的呼啸。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平静与动态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则将视线转向亭内的细节。窗户随着风摇曳,亭子的影子在地面轻轻摇晃,栏杆上清新的湿润感与石头上生长的青苔相映成趣,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尾联“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由景入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李白(谪仙)和苏轼(东坡)两位伟大的诗人虽已远离,但在这片山水之间,是否还有知音能够共享美酒,畅谈诗文?这一问,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友情和艺术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点翠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烓
朝代:明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猜你喜欢

送王绍泰计偕京师·其二

盛时多士蔚招徕,银钥声寒棘屋开。

丹杏琼林春宴早,红旗先报捷书来。

(0)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其三相袍紫

□□□□□□□,西风篱落九秋高。

檀心岂羡公侯贵,彭泽归来独慕陶。

(0)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其八

欲寄多情愧不文,好将忠孝答君亲。

锦衣若幸归来早,便作笙歌席上人。

(0)

寒夜绝句简丹徒县丞

竹屋寒烧榾柮烟,先生高卧腹便便。

淮南为问江南客,何似山中夜雪天。

(0)

方园杂咏十二首·其九道林

邻近列仙居,瑶林閟清境。

夜深明月来,送过幡幢影。

(0)

四贤诗·其三

刺史放衙早,轻舟泛碧池。

祗应官事了,来写放生碑。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