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寒烧榾柮烟,先生高卧腹便便。
淮南为问江南客,何似山中夜雪天。
竹屋寒烧榾柮烟,先生高卧腹便便。
淮南为问江南客,何似山中夜雪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冬夜图景。首句“竹屋寒烧榾柮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竹屋在寒冷夜晚里,炉火微弱,烟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先生高卧腹便便”一句,通过“高卧”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中人物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腹便便”则暗示了其生活富足,内心满足。
后两句“淮南为问江南客,何似山中夜雪天”,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仿佛在说:“如果让淮南的朋友问问江南的客人,这里的夜晚与山中雪天相比,哪一个更令人向往?”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纯洁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
与君万里同为客,千里分符复相隔。
南北天寒雁不征,缄书欲寄无由得。
剖冰跃出双鲤鱼,尺素由来自深泽。
开函一字一相思,愁怀望断黄尘陌。
我今寄傲海东头,宦思羁情总萧索。
大东杼轴渐成空,鸿雁何时慰安集。
海内交知转寂寥,邮筒几月无消息。
岁晚谁能罢越吟,劝君且自加餐食。
圣主当阳日,临轩雅好文。
四郊承累洽,间亦起尘氛。
安危时注念,将相总难分。
有美南州彦,修洁袭清芬。
千秋绳作者,万里志奇勋。
家学源流远,趋庭嗣述勤。
绮谭绎霞馆,保泰虑弥殷。
应心思哲匠,屑玉见缤纷。
洞彻天人理,宁惟躐典坟。
请缨追往烈,草檄震前闻。
燕台方市骏,冀北未空群。
扶摇将直上,阊阖待排云。
吉甫称为宪,他时或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