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古风

去日每苦多,来日每苦少。

栖栖世中事,鼎鼎谁能了。

所以达人心,摆落出物表。

吾慕东溟翁,摄生得其道。

投志西来宗,无念以为宝。

观空觉诸妄,薶照澹自保。

平生经苦辛,未尝入怀袌。

理得身世宽,战胜颜色好。

持此入无穷,长随天地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攀龙为吴东溟先生七十大寿所作,通过对比“去日”与“来日”的短暂,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借由“达人心”之口,阐述了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去日每苦多,来日每苦少。” 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让人深感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

“栖栖世中事,鼎鼎谁能了。” 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在世间忙碌奔波,却难以真正理解或掌握生活的真谛,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所以达人心,摆落出物表。” 这一句转而赞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达到精神境界的人,他们能够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吾慕东溟翁,摄生得其道。” 诗人表达了对东溟翁的仰慕之情,认为他能够正确地把握生命之道,过着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

“投志西来宗,无念以为宝。” 这里提到的“西来宗”,可能是指佛教中的禅宗,诗人认为无念(即清空杂念)是修行的重要法宝。

“观空觉诸妄,薶照澹自保。” “观空”意味着洞察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觉诸妄”则是指觉醒到各种虚妄的念头;“薶照”可能是指内心的光明,能够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平生经苦辛,未尝入怀袌。” 这句话表明诗人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从未将这些痛苦藏于心底,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理得身世宽,战胜颜色好。” 诗人认为,通过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可以拓宽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愉悦。

“持此入无穷,长随天地老。” 最后,诗人表达了通过上述智慧和修为,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天地同寿,达到永恒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次韵十诗·读香山诗

诗到香山不计篇,想逢佳处辄欣然。
明知无子可传业,每遇为文自入编。
举世慕名多讽诵,惟公著句得纯全。
胸中相似诗方似,一等不为名利牵。

(0)

次韵十诗·晨朝懒起

坐见一翁双鬓皤,只赢晓梦到无何。
窗凉风透真成适,日出事生还更多。
足弱已难堪蜡屐,齿摇初不为邻梭。
回思螭陛班心处,日日奔趋向馺娑。

(0)

次韵十诗·老态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
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
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
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0)

次韵十诗·见客

车辙长多长者临,相过肯笑席门深。
寒暄固有三分话,臭味还倾一寸心。
客至自应闲不厌,年来寖觉老难禁。
应酬既了无余事,面壁何妨学少林。

(0)

过苍岭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
路人缙云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0)

姜钟离挽词

别去期三载,伻来痛一书。
死生诚大矣,力量果何如。
平日真知我,遗言苦问予。
作铭虽不愧,回首倍欷歔。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