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人送兰·其一》
《谢人送兰·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

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晞。

翛然发孤咏,九畹陈悲诗。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谢人送兰(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一盆兰花时的内心感受与情感流露。

首句“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环境中,秋日的兰花在晚风中悄然生长,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幽独”不仅指环境的清静,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接着,“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两句,诗人通过兰花的香气与自我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兰花虽有芳香却并不刻意追求被人欣赏的自然态度,而诗人则在心中默默思念,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内敛。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晞”描绘了诗人与兰花相对而坐,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直到晨露还未干涸。这里的时间概念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流逝,更象征着诗人与兰花之间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翛然发孤咏,九畹陈悲诗”两句,诗人以兰花为灵感,吟唱出孤独而又深情的诗句。他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兰花,如同在广阔的九畹之地,铺陈出一片哀伤的诗篇。这里的“九畹”既是对兰花种植面积的夸张描述,也是诗人情感世界广阔无垠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

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

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不得知。

(0)

大云寺二十韵

地胜宜台殿,山晴离垢氛。

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

碧耀高楼瓦,赪飞半壁文。

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幡影中天飏,钟声下界闻。

攀萝极峰顶,游目到江濆。

驯鸽闲依缀,调猿静守群。

虎行风捷猎,龙睡气氛氲。

穫稻禅衣卷,烧畬劫火焚。

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

钵付灵童洗,香教善女熏。

果枝低罯罯,花雨泽雰雰。

示化维摩疾,降魔力士勋。

听经神变见,说偈鸟纷纭。

上境光犹在,深溪暗不分。

竹笼烟欲暝,松带日馀曛。

真谛成知别,迷心尚有云。

多生沈五蕴,宿习乐三坟。

谕鹿车虽设,如蚕绪正棼。

且将平等义,还奉圣明君。

(0)

欲曙

江堤阅暗流,漏鼓急残筹。

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鹤媒华表上,?鵊柳枝头。

不为来趋府,何因欲曙游。

(0)

梦昔时

閒窗结幽梦,此梦谁人知。

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

山川已久隔,云雨两无期。

何事来相感,又成新别离。

(0)

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二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

(0)

东门路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