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山头绚彩光,谁言天外即璇房。
非窥汉殿求丹室,定向瑶池进寿觞。
五色山头绚彩光,谁言天外即璇房。
非窥汉殿求丹室,定向瑶池进寿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瑰丽的仙境景象,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中的仙境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五色山头绚彩光”,以“五色”点明山头的色彩斑斓,用“绚彩光”形容其光芒四射,展现出山峰的壮丽与神秘。这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美好、多彩生活的向往。
次句“谁言天外即璇房”,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传统认知的挑战。这里的“璇房”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仙人的居所,诗人以此暗示,即便是看似遥不可及的仙境,也并非不可触及。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
后两句“非窥汉殿求丹室,定向瑶池进寿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仙境与历史上的汉宫、丹室(炼丹之处)以及瑶池(传说中的仙池)相联系,通过对比,强调了仙境的独特与珍贵。这里,“求丹室”暗含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进寿觞”则象征着享受长寿与幸福。整句话传达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既拥有超凡脱俗的仙境体验,又能在其中获得永恒的生命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幻想色彩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闽峡波涛,武夷深秀,此行经遍。
才卸征衫,且呼杯茗,为道亲闻见。
好山当户,明湖绕宅,未减江南心眼。
最豪华、南台高处,望中灯火如练。
炎方㬉候,温泉涌出,却笑华清池浅。
可惜来迟,荔枝摘尽,雕俎涎空咽。
归装应有,锦囊佳句,供我细饮闲遣。
但频探、烟尘涨海,几时尽散。
历尽巴渝路。最难忘、论兵煮酒,竹楼高处。
归到东南翻索寞,来往都无旧雨。
更枫落、吴江如舞。
绝似灵均沈湘恨,叹从来、遇合皆天数。
魂踯躅,江之浒。小山佚思谁能补。
剩伤心、阖闾宫畔,草连荒楚。
霸业销沈千年后,尚喜一丘名虎。
休便道、山川非故。
乱石崩涛惊人句,看苏公、词笔驱今古。
我只合,女郎谱。
画阑遍倚。行人远、怊怅新秋天气。
小雨收虹,金风摇柳,一霎暮天如睡。
回顾兰房,空抛绮枕忍忆。旧情香销烛圮。
夜渐深、残叶敲窗耿无寐。愁睇。唯堕盈盈双泪。
甚半载、不成归计。
暗洗手、偷卜金钱,其奈祷辞虚费。
待看东海栽桑,怕道久后,地老天荒难记。
誓高歌狂饮,暂图欢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