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麓台山水》
《王麓台山水》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幽谷苍苍拥烟树,树底明流沙石布。

画中取势作低平,已是人閒最高处。

倚谷崖石千万层,嵚崟仰映天光澄。

猿攀兽顾不可登。

石根砰隐谷风响,崖后别盘幽径上。

峰回径转山仍开,畎有禾黍林松梅。

结构精舍当其隈,更贯倒景出高嶂,鬼神所会腾云台。

若凭绝顶眺万里,脱屣人间何有哉。

侍郎起家入华省,贵仕何由造玆境。

染豪兴至成此奇,乃知妙悟通神领。

我㫺孤藤极幽险,湿云常与襟裾染。

穷山或至绝赍粮,日取溪毛供一啖。

呼吸琼楼碧汉通,近郭山溪皆可贬。

一往真当绝世尘,却来平地望高旻。

春秋郊野杂众宾,此图于我情独亲。

卧游虽慰平生意,欲策衰慵更问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谷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首句“幽谷苍苍拥烟树”,便已勾勒出山谷的神秘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片朦胧的烟雾之中,树木环绕,生机盎然。接着,“树底明流沙石布”则进一步展现了山谷内的清澈水流和细腻的石质,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画中取势作低平,已是人闲最高处”,诗人通过比喻,将山谷的低平之处比作画家在画布上的布局,暗示了此处虽在人世间,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宁静与高远。随后的“倚谷崖石千万层,嵚崟仰映天光澄”,描绘了山谷峭壁的壮观与天空的广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猿攀兽顾不可登”一句,通过动物的动作,进一步强调了山谷的险峻与难以攀登,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接下来的“石根砰隐谷风响,崖后别盘幽径上”,则描绘了山谷中的风声与隐藏的小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峰回径转山仍开,畎有禾黍林松梅”,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农耕生活相结合,展现了山谷的四季变换与生命的活力。最后,“结构精舍当其隈,更贯倒景出高嶂,鬼神所会腾云台”,通过描述精美的建筑与神秘的云台,进一步深化了对山谷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宁静,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越现实、充满诗意的山谷世界。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伤郑谷郎中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0)

龙潭作

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

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

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

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0)

答文胜大师清柱书

才把文章干圣主,便承恩泽换禅衣。

应嫌六祖传空衲,只向曹溪求息机。

(0)

送人归华下

莲花峰翠湿凝秋,旧业园林在下头。

好束诗书且归去,而今不爱事风流。

(0)

谒赠何国子监司籍坚

久仰高明抱朴忠,倏传马首向城东。

锦袍光射三千里,汗史功高百二雄。

童稚候门烹雀舌,黎老植杖盼菊松。

皇天应欲逸家辅,故遣盘桓醉碧筒。

(0)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五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

已期到老还沾禄,无复偷闲却养生。

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