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关下石杈牙,傍险凭高此驻车。
一水萦纡通汉沔,万峰回合控褒斜。
云中板阁烧难绝,谷口筼筜翠欲遮。
蜀道秦关俱莫论,于今四海正为家。
鸡头关下石杈牙,傍险凭高此驻车。
一水萦纡通汉沔,万峰回合控褒斜。
云中板阁烧难绝,谷口筼筜翠欲遮。
蜀道秦关俱莫论,于今四海正为家。
这首诗描绘了出连云栈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首句“鸡头关下石杈牙”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鸡头关下岩石错落、峥嵘突兀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雄奇与险峻。接着,“傍险凭高此驻车”一句,通过“驻车”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行旅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驻足欣赏。
“一水萦纡通汉沔,万峰回合控褒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贯穿汉沔,群山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的壮观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也隐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云中板阁烧难绝,谷口筼筜翠欲遮”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云雾缭绕、竹林郁郁葱葱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难以分清现实与幻境的界限。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诗意的世界。
最后,“蜀道秦关俱莫论,于今四海正为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艰难险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当今四海一家、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连云栈沿途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与时代进步的思考。
我朝崇学派,屈指推江浙。
中间有华亭,顾陆开前哲。
几社振云间,忠裕才而节。
流风到王姚,前空后几绝。
崛起有名儒,舒艺谈经室。
渊源出仪徵,南丰更心折。
岿然鲁灵光,好学忘耄耋。
使君亲聘来,江乡奉圭臬。
贱子得所宗,程门愿立雪。
何图绝跻攀,教诲竟不屑。
怅惘失因依,中心常蕴结。
南望斗山高,亲炙一编切。
噩耗忽传来,绛帷悲瑟撤。
为位哭寝门,哀词当表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