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富春》
《送僧归富春》全文
唐 / 郑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

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

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guīchūn
táng / zhèngcháo

guòsēngchánchùyáoshānbàozhúmén
fángguānxiǎnqiūjìngsǎocháohén

shíjìngwénquánluòshāhánjiànfān
zhōngdāngcóngwànggèngdàorényán

翻译
回忆过往在僧人的禅修之地,远处的山峦环抱着竹林门扉。
古老的房屋被青苔覆盖,秋日小径上还留有潮水退去的痕迹。
石头洁净,能听到泉水滴落的声音,沙滩寒冷,可见白鹤翩翩飞舞。
我终究会常常从这里眺望,再向修行的人们述说这一切。
注释
忆:回忆。
僧禅处:僧人的禅修之地。
遥山:远处的山。
抱:环绕。
竹门:竹林门。
古房:古老的房屋。
关:覆盖。
藓色:青苔的颜色。
秋径:秋日小径。
扫潮痕:留下潮水退去的痕迹。
石净:石头洁净。
闻:听见。
泉落:泉水滴落。
沙寒:沙滩寒冷。
见:看见。
鹤翻:白鹤翻飞。
终当:终究会。
从此望:从这里眺望。
更:再。
道人:修行的人。
言:述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僧侣的居所,返回富春(今浙江杭州一带)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佛法修行的向往。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 一句,设定了一种宁静、远离尘世的氛围。"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则描绘了僧侣居所的老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秋天特有的景象。

接下来的"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通过清澈的石头旁流淌的泉水声响和河沙上的寒冷以及鹤的翅膀划过水面的画面,更深化了那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的"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表示诗人对这份美好生活环境的留恋,以及希望能够继续与僧侣交流佛法和生命的哲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友情、禅意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郑巢
朝代:唐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秋思四首·其一

不知秋何如,明月照人寝。

上照凤凰琴,下照鸳鸯枕。

(0)

立秋日卢沟送新郑少师相公

单车去国路悠悠,绿树鸣蝉又早秋。

燕市伤心供帐薄,凤城回首暮云浮。

徒闻后骑宣乘传,不见群公疏请留。

三载布衣门下客,送君垂泪过卢沟。

(0)

逢乡人

尔从山中来,今喜江上遇。

我家老梅花,开到第几树?

(0)

寄陆子和博士

树里看云远更浓,与君只隔几山松。

论交未即眉间色,识面难将病后容。

春尽黄鹂啼处处,雨深青嶂湿重重。

陆机孙楚官相似,倘肯来寻石竹踪。

(0)

台城路.寒窗人悄,雨夜灯昏,黯黯离愁,盈盈客思,信笔赋此,以写闷怀

雨声不尽离人恨,宵来倍添情思。

抱影回灯,偎衾卸髻,待睡又还休睡。

消红减翠,叹聚散匆匆,泥人清泪。

缩地无由,柔肠不饮已如醉。黄昏悄然门闭。

正瓶花玉冻,炉烟香细。

漏永寒添,帏低风峭,谁识此时滋味。

愁来怎避,想秋月春花,碧窗幽意。

下九初三,予怀渺天际。

(0)

侠客

赌掷赛刘琨,家奴过孟贲。

千金不肯顾,一剑为酬恩。

赵瑟停凰柱,燕姬促象尊。

平生款段马,羞入孟尝门。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