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蔡秀才求予所作记作诗赠之时蔡移居》
《蔡秀才求予所作记作诗赠之时蔡移居》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古人四壁居,今人犹叹息。

蔡子携百指,亦自无四壁。

分绝槟榔求,未断文字癖。

此行谁知己,所向尽艰食。

予文久自知,不作杯水直。

方君忍饥雷,可语宁此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àixiùcáiqiúsuǒzuòzuòshīzèngzhīshícài
sòng / chénzào

rénjīnrényóutàn

càixiébǎizhǐ

fēnjuébīnlángqiúwèiduànwén

xíngshuízhīsuǒxiàngjìnjiānshí

wénjiǔzhīzuòbēishuǐzhí

fāngjūnrěnléiníngshí

注释
古人:过去的人。
四壁:形容生活简陋。
犹:仍然。
叹息:感慨。
蔡子:某位姓蔡的知识分子。
百指:形容知识渊博。
分绝:分离居住。
文字癖:对学问的热爱。
谁知己:无人理解。
艰食:艰难的生计。
予文:我的文章。
杯水直:微不足道的价值。
忍饥雷:忍受饥饿。
宁此石:宁可像这石头一样坚定。
翻译
古人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现代人对此仍感到惋惜。
蔡先生虽然有许多手指(意指知识丰富),但也没有奢华的生活条件。
他为了获取知识,不惜分开居住,追求学问。
却无人理解他的艰辛,只能靠艰难的生活维持生计。
我深知自己的文章价值,不会像一杯水那样微不足道。
面对你忍饥挨饿的境况,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石头(这里可能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能共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与今人的生活对比,以及对友人蔡秀才的同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古人四壁居”暗示古代学者的清贫生活,而“今人犹叹息”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物质追求的感慨。蔡秀才虽贫困,“亦自无四壁”,但他的精神世界丰富,热衷于读书写字,“分绝槟榔求,未断文字癖”。

诗人进一步表达对蔡秀才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他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坚守自我,寻求知音。“此行谁知己,所向尽艰食”体现了蔡秀才的孤独和坚韧。诗人自谦自己的文章虽然价值不高,“不作杯水直”,但仍能理解并欣赏蔡秀才的才华。

最后,诗人以“方君忍饥雷,可语宁此石”作结,形象地比喻蔡秀才在困境中仍如砥砺前行的石头,坚韧不屈,值得交谈和鼓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友人的同情,也赞扬了他的精神品质。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东西马塍

土城聚落界西东,业在浇畦夺化工。

接死作生滋夜雨,变红为白借春风。

几家衣食花姿异,两岸园池地势同。

病叟扶锄锄晚照,前身莫是橐驼翁。

(0)

翠芳园

翠挹南山树石苍,五花亭外万花芳。

云芝栱斗晴檐湿,金字屏风水榭凉。

柳接苏堤无空地,萍侵兰枻有深坊。

未几移筑仙宫邃,一本红查委路傍。

(0)

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其二

菊向篱阴老,松连石影交。

山梨寒脱树,溪鸟晚投巢。

欲把肩舆卸,先将手版抛。

是时柴户月,任客带吟敲。

(0)

新桥遇秋岩

出郭看山眼便醒,故人相值说云萍。

了翁屋后晚烟碧,茂叔阡头秋草青。

绝壑雨过溪水响,高峰月上谷云停。

乌巾漉酒菊花店,醉拣陶诗书纸屏。

(0)

泊安庆得郭澹溪书

客檐停坐久,军递接程初。

狂醉舒城酒,欣将建业书。

宦游空叹老,吟思未应疏。

举网谁家子,欢然饷巨鱼。

(0)

过新斗门感怀

绝壁凭居险,中林忆故深。

临溪扫地醉,就树摘柑吟。

打稻农初歇,餐芝客莫寻。

重来嗟未卜,过此却酸心。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