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清霜折露荷,棠花吹老晚烟多。
春风错恨官河柳,水调空残湖上歌。
陇首草腓狐对语,江头蒲绿雁频过。
可怜日莫行人尽,野水无风秋自波。
八月清霜折露荷,棠花吹老晚烟多。
春风错恨官河柳,水调空残湖上歌。
陇首草腓狐对语,江头蒲绿雁频过。
可怜日莫行人尽,野水无风秋自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秋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联“八月清霜折露荷,棠花吹老晚烟多”,以“八月”点明时节,霜降露凝,荷叶凋零,棠花在晚风中摇曳,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萧瑟而静谧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时光流逝、万物衰败的寓意。
颔联“春风错恨官河柳,水调空残湖上歌”,将视角转至春日,想象中春风拂过官河两岸的柳树,却因某种原因(“错恨”)而显得愁绪满溢。湖面上的歌声似乎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散,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陇首草腓狐对语,江头蒲绿雁频过”,进一步扩展画面,陇首的草木枯萎,狐狸相对低语,江边的芦苇绿意盎然,大雁频繁飞过。这一联通过动物的活动和自然的变化,展现了四季更替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
尾联“可怜日莫行人尽,野水无风秋自波”,将情感推向高潮。夕阳西下,行人渐尽,只有野水在无风的状态下自生波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最后一句“秋自波”以水波不兴反衬内心的波澜起伏,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雷塘怀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变迁的深思,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海风撼屋屋欲摧,洪涛喷雪高崔嵬。
此人战慑心死灰,客子远来犹自哀。
故人见我颜为开,暖汤濯足酒满杯。
黄柑丹荔错落堆,饭抄云子光皑皑。
江上人谁知老朽,薄云高谊今还有。
明朝风静渡江去,兰芬上下重回首。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
台中歌舞萃华丽,金碧巑岏眩珠翠。
江花泛泛浮鸱夷,会稽思霸甘卑辞。
千金不买西子笑,一舫竟逐陶朱归。
丹砌草深麋鹿卧,凄凄棘露沾人衣。
阖庐丘墓虎为卫,至今钟磬闻馀悲。
游人不悟国倾亡,松间援笔题真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