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隠的作品,属于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寄情于友人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受。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单。萧条是形容树木在秋风中枯黄的样子,这里的“别地”则暗示了朋友远离的心境。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秋天本该是落叶纷飞的季节,但这里却说“秋应为黄叶”,可能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而下句“雨不厌青苔”则表现出一种对持续生长不息的绿色苔藓的欣赏,这里的“不厌”意味着诗人对于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这两句提到了两个人的名字,沈约和潘仁。沈约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清新隽永的文风著称,而在这里,“只能瘦”可能是在比喻诗人自己或友人的文采虽美却不为世所知。而“潘仁岂是才”则是在询问潘仁是否也是一个有才能之人,这里的“岂是”表达了一种怀疑或不解。
最后两句“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表示了诗人想要将自己复杂的情感寄托给远方的朋友,而唯一能够与这些情感相比的,只有那如同冷灰一般淡漠且无生命力的东西。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友人的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朋友的提及,传递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上的相通。
侯门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下帘宾馆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风雨竦庭柯,端忧坐空堂。
多病时节换,所思道里长。
故人朱两轓,出自尚书郎。
下车今几时,理行远芬芳。
琼瑶览良讯,芣苢满素囊。
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
探撷当五月,慇勤逾八行。
深情婉如此,善祝何可忘。
复有金玉音,焕如龙凤章。
一闻灵洞说,若睹群仙翔。
三清飞庆霄,百汰成雄铓。
体物信无对,洒心愿相将。
昔年同旅食,终日窥文房。
春风眺芜城,秋水渡柳杨。
君为太史氏,弱质羁楚乡。
今来忝司谏,千骑遥相望。
归云夕鳞鳞,圆魄夜苍苍。
远思结铃阁,何人交羽觞。
伫见徵颍川,无为薄淮阳。
政成看再入,列侍炉烟傍。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不觉斐然走笔代书聊书还荅》【唐·权德舆】风雨竦庭柯,端忧坐空堂。多病时节换,所思道里长。故人朱两轓,出自尚书郎。下车今几时,理行远芬芳。琼瑶览良讯,芣苢满素囊。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探撷当五月,慇勤逾八行。深情婉如此,善祝何可忘。复有金玉音,焕如龙凤章。一闻灵洞说,若睹群仙翔。三清飞庆霄,百汰成雄铓。体物信无对,洒心愿相将。昔年同旅食,终日窥文房。春风眺芜城,秋水渡柳杨。君为太史氏,弱质羁楚乡。今来忝司谏,千骑遥相望。归云夕鳞鳞,圆魄夜苍苍。远思结铃阁,何人交羽觞。伫见徵颍川,无为薄淮阳。政成看再入,列侍炉烟傍。
https://shici.929r.com/shici/aBzupE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