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木落天,游子感流年。
万里波连蜀,三更雨到船。
梦残灯影外,愁积苇业边。
不及樵渔客,全家住岛田。
江风木落天,游子感流年。
万里波连蜀,三更雨到船。
梦残灯影外,愁积苇业边。
不及樵渔客,全家住岛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漂泊异乡、感伤时光的意境。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捕捉了秋夜江行中的孤独与哀愁。
"江风木落天,游子感流年" 突显了诗人在秋风中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木叶随着季节的变迁而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游子则更容易触发这种哀愁。
"万里波连蜀,三更雨到船" 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长江之上,对遥远蜀地的向往,以及夜深时分,细雨绵绵,直至黎明前的孤独与寂寞。诗人的情感随着波涛和雨声而起伏。
"梦残灯影外,愁积苇业边"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梦幻的破灭。在灯光微弱的照射下,诗人的愁绪如同灯影般扭曲,而那远处的苇草,更是他情感的寄托。
"不及樵渔客, 全家住岛田" 则透露出诗人对樵夫渔民家庭团聚生活的一种向往之情。虽然自己漂泊江湖,但看到他们安居乐业,不禁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时光易逝的哀愁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细腻的画面,是一首表达游子怀乡之情的佳作。
萧娘楼畔,恰匆匆过了,菊花时节。
帆影拖霜逢小至,画舫水嬉微怯。
绣阁春心,芳洲密约,执手何曾别。
玉楼人去,此情谁与传说。
漫道青邸朱帘,彩毫长擅,对引金波月。
旧梦燕山看不尽,新梦涛声千叠。
喜得今宵,锦屏瞥见,展放双眉折。
悄声低问,多情付与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