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读书隐居处,如何只在西湖边。
拟岘作记昔闻耳,思越寓吟今信然。
蔷薇花落忆李白,书带草生疑郑玄。
近闻去作幕下士,忠孝要看光简编。
东山读书隐居处,如何只在西湖边。
拟岘作记昔闻耳,思越寓吟今信然。
蔷薇花落忆李白,书带草生疑郑玄。
近闻去作幕下士,忠孝要看光简编。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东山书隐为郑原宜赋》描绘了一位名叫郑原宜的人物,他本是越地人士,祖先迁徙至杭州,选择在西湖边建屋读书,师从徐勉庵研习经典。诗中提到的"拟岘作记"和"思越寓吟"暗示了他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怀念。"蔷薇花落忆李白,书带草生疑郑玄"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对历史人物李白和学者郑玄的敬仰,体现了郑原宜的学识渊博。
诗的结尾部分,提到郑原宜最近担任幕下士,显示出他的仕途发展,而"忠孝要看光简编"则赞美了他的忠孝品质,认为他在仕途中也能保持家族的优良传统,照亮并传承典籍中的智慧。整首诗既赞扬了郑原宜的学术追求,又肯定了他的道德风范,是一首典型的颂扬人物品德与学术成就的诗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